還有軍器監!
躲在人群中老老實實也中箭的韓公廉和陳規,頓時站不住了。
老謀深算的徐處仁也立刻明白皇帝的目的了。
皇帝並不是對水泥路的鋪設速度不滿,事實上,水泥路的鋪設,就目前的技術條件,已經到上限了。
這一點,皇帝清楚的很。
皇帝實際不滿的是,已經兩年半的時間,技術和相關設施依然沒有提升。
但依然皇帝的想法,是決然不會對科學院的人發火和指責的。
誰都知道,科學院和軍器監,是皇帝心頭寶。
這位皇帝對工事與格物充滿了一種近乎偏執的狂熱喜愛。
不怪科學院和軍器監,就只能讓政事堂來背鍋。
但是也不能太委屈了宰相們,就只能藉由一項嘴賤的何也來說出皇帝的心聲。
弄明白皇帝心思的劉彥宗,不由得在心裡感慨:這個皇帝心機太特麼深了!
皇帝不說話了,他目光灼灼看著下面的大臣們,似乎等著看互撕的好戲。
但眼看大家都停了,明顯政事堂的幾個人不願意得罪皇帝的心頭寶,徐處仁和唐恪都低著頭,一副打算讓秦檜頂上去的架勢。
秦檜醞釀了一下,心裡在想:老子明明是皇帝派到政事堂給徐處仁和唐恪找麻煩的,怎麼突然變成了和他倆一窩了?
皇帝見都不願意說,便問道:“唐恪,你說說原因!”
唐恪原本指望秦檜說的,沒想到自己被皇帝點了名,顯然皇帝就是要他來撕科學院的無疑了!
唐恪只好硬著頭皮道:“陛下,工部的確沒有收到過科學院任何圖紙藍本。”
“一定要收到科學院的圖紙藍本此事才能加進度?”趙桓一副很嚴厲地斥責的樣子,“增加人手是否可行?”
“陛下!臣斗膽,人手已經達到飽和,再增加人手,不但不會加快速度,反而會出現臃腫,降低速度,唯一能做的是改良裝置!所以,臣以為,罪不在臣等!”
眼看皇帝逼唐恪開撕了,徐處仁不說話就太不給皇帝面子了。
他說:“陛下,若是在現在的條件下改良模具,水泥鋪設速度將大大提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韓公廉連忙出列:“陛下,模具已經調整過兩次!”
陳規也道:“陛下,鋪設水泥路的模具臣已經調整過兩次!”
徐處仁道:“先後兩次,與第一次並無不同,根本無甚用處!”
陳規一時間面紅耳赤,他道:“徐相公,按照大宋軍器嚴格規制標準,兩次改良,都明顯提升了質地!”
“但對速度的提升並無任何作用。”唐恪接過話來,“我來給你算一筆賬,就拿此次京東路洪災來說,在三個月之內,江陵府一共向京東路運輸、售賣三萬石糧食,交易錢數達六萬貫,此乃運輸之極限。若是江陵府與大名府之間的水泥路在今年一月竣工,這個數目將會翻兩倍!達到十二萬石!”
“當然,受災區並不需要那麼多糧食,但足以平攤到整個河北路和河東路,解決那裡的糧食急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