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爛攤子,士大夫們形成兩派意見。
一派主張繼續北流,加固河道;另一派主張東流入海。
此時東流河道多有淤塞,但後者反對北流的理由是:黃河北流會流入遼國境內,遼國大軍可能會逆黃河而上,直達汴梁,軍事上不安全。
而且北流也無法使黃河發揮“御遼”的目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儘管不可行,但是這些憂國計程車大夫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強行讓黃河東流,其結果就是每東流一次就大決口一次,導致河北地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北方的內亂才過去一年多,農業剛剛有恢復的跡象,若是再來水患,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幾日,趙桓每晚都無法安眠。
自然災害是一件令人非常頭疼的事,哪怕是他穿越之前生活的那個時代,往前推移二十年,長江流域也飽受水災的折磨。
確切的訊息傳來後,趙桓立刻找來种師道,要求种師道和李綱著手調動軍隊,全速趕往前線,對黃河的水位進行控制。
在接下來的短短几天,從中央戰區到地方上的廂軍,先後動員了士兵和民夫八十萬。
連著幾天,大宋邸報的頭條新聞都是關於黃河一事。
為此,民間還有人牽頭,專門組建了一個公社,這個公社是號召東京城的百姓捐錢,以便發動更多的力量來去控制黃河。
就這樣,大宋一場空前規模的抗洪戰爭拉開了。
從中游的鄭州,到下有的河東路,幾乎都在可能受災的範圍。
甚至包括京師東京城在內!
實際上,這已經是一場非常重大的危機,朝廷將其列為與金賊南下一樣的等級。
隨著朝廷不斷宣傳,民間也不斷引起重視。
每天都有無數計程車兵宣誓完畢後,趕往各自黃河邊上。
這就像真正的上戰場一樣,許多人可能是有去無回。
ps:今天實在沒狀態,就只有一章了,明天多加一點。
喜歡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請大家收藏:()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