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投降。”
“走吧,不要投了袁紹,他不是明主。”
張郃微微擺手,曾幾何時,自己也認為袁紹,出自四世三公之家,應該是一位明主,最少也可使得冀州安定,匡扶於漢室。
可是隨著袁紹,進入鄴城的舉動,張郃心中已經明白了,袁紹並非胸懷大志。當然,他有自己的目標,目標便是居於一地,然後等待天下紛亂,謀取於天下而已。
這乃是私利,不是大義之舉。因此張郃對於袁紹失望了,看到眼前的朱靈,張郃似乎看到了,自己若是投效袁紹的結果。
而袁紹為了自己的安危,一定會如同朱靈一般,自己也被袁紹輕易的舍棄。心中沒有由來的對朱靈,感到深深的可惜。
擇主不明,這便是武者最為擔憂之事,謀士尚可另有抉擇,可是武將的地位不比謀士,自然要更加遵從忠義之道。
“你知道的,我一定會回到袁紹的身邊,日後你我依然是敵人。此時不殺我,一定會給雲中王帶來麻煩,那麻煩可不是今日如此簡單?難道你就不怕?”
朱靈不願看到,對方那憐憫的眼。他此時真的一心求死,可是求死卻不能,這令他極度發狂。要不是手中戰刀,已經被對方擊毀,只怕朱靈都要舉刀自盡之舉。
“怕?哈哈,郭嘉軍師,可以兵不刃血捕獲與你,今日荀諶司馬,可是輕易令你陷於此地,難道你朱靈還認為袁紹可以翻天?亦或是認為你能有逆天之舉?”
“你?”朱靈有些說不出話來,萬般的因素,結果都是擺在眾人面前,自己兩次被捕的事實,由不得他能爭辯。
“哼,朱靈你不智,擇主不明,你可知道你被羈押曲梁,袁紹完全可以分兵救援,屆時就算郭嘉軍師,再有謀天之策,也會因兵力不足,以你為質子交換安全。”
“袁公所謀大事,怎可以一人之安危,耽擱了全盤的計劃?”
“那現在你,你沖破我們的陣營,袁紹令你原地據守,又給三千兵馬,難道不是袁紹不信你?難道不是你根本,就沒有落入袁紹的眼中,袁紹對你根本毫不重視。我不知道我擇選的異人如何?可是我知道我若是被困曲梁,我相信以雲中王所行所舉,定會派兵援救於我。”
這句話張郃說得擲地有聲,令朱靈也是相當詫異,不知道張郃為何有如此把握?豈不知,在郭圖進城之後,與張郃彙合一部之時,第一句開口的話語便是:“雲中王有令,不能肆擾城中百姓,一定要保證城中,所有內應的安全,他們才是此戰首功者。必要之時,可以放棄追擊袁紹之舉。”
單是這一句話,便讓張郃徹底傻眼,不知道為何雲中王,會下達如此不智之令,不過當他彙合血帝,與樂進追殺袁紹之時,自樂進的嘴中,張郃也知道雲中王的為人?
也明白了,為何當雲中王麾下各路大軍,佔領一方城池之後,哪怕是城破兵退,亦是有大量的百姓跟隨。仁者無敵,這便是雲中王真是的寫照。
同時,從郭嘉也好,還是其他異人也罷,雲中王真的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話語,故此張郃願意跟隨這樣的王者,而非心中暗中詭詐,對部下時常猜忌的袁紹。
張郃懶得再說,他不是在招降朱靈,招降的事情是荀諶,亦或是郭圖之事,與自己何幹?多說兩句話,而是散發自己心中鬱悶,沒想到自己看中的袁紹,既然是如此之徒,自己嚇了狗眼而已。
張郃說完,一揮長槍,轉身橫指四千兵卒,口中暴喝一句:“降者不殺,雲中王開恩,王爾等莫要自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