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提倡寡婦再嫁,還是反對寡婦守節,都不符合人性化治國的理念,真正的人性化應該是既不提倡寡婦守節,也不反對寡婦再嫁,全憑自願,才最符合以人為本。”
見她直愣愣的盯著自己,等著解答,朱慈烺也沒賣關子直接說道。
張嫣若有所思的擰著秀眉,沉默良久,才點點頭道:“我明白了,若一個女子真心想為丈夫守節,根本無需提倡,她也會選擇守節不嫁,反之若女子不願意,就算強迫她為夫守節,也並非發自內心,這樣的守節,毫無意義可言。”
“不錯,伯孃能想明白這點,說明確實已經大致理解了何為以人為本。”
朱慈烺笑著點點頭,也不敢在小覷古人的理解能力了,其實古人的理解能力並不比後世之人差,只不過長久以來,受到儒家思想上的禁錮,這才侷限於一隅。
如今張嫣只是被他稍微點撥一下,就懂得換一個思維來考慮問題,一下子就看透了問題的本質。
“看來伯孃剛才還是將人性化治國想的太簡單了,只是伯孃擔心如此一來,今後許多事情,恐怕都會引起無休止的爭論。”說完一臉的擔憂。
顯然已經徹底明白,這以人為本,看似簡單,可造成的影響和衝擊,恐怕不比當初漢武帝罷除百家,獨尊儒術,來的更為激烈。
“哈哈,理不辯不明,越辯越明,這才是以人為本的真正核心,若是怕爭論,什麼事都往儒家的仁義上套,那孩兒的以人為本和其他皇帝搞的那一套又有何區別?”
朱慈烺哈哈一笑,大手一揮。
“那這詔書?”張嫣似乎也被他的豪氣和霸氣所感染,沒再多提,而是看著桌上展開的宣紙。
“這詔書還是伯孃來寫,孩兒口述吧!”
朱慈烺也站了起來,主動接過了磨墨的活,他的文筆和字跡他自己清楚。
雖然前身在這方面也不錯,他也繼承了前身的所有記憶,可這些東西不長期鑽研,不練習,也是不行的。
這兩年來他的精力就從未放在這上面,水平下降到,毛筆字也就能看,文言文也就能理解的地步了。
所以能不動筆,他是絕對不會動筆的。
張嫣倒是隻以為他懶,也沒多說,坐了下去,便提筆蘸墨,朱慈烺說一句,她便寫一句,寫完後兩人又仔細的斟酌檢查了幾遍,直到朱慈烺滿意,張嫣才再次拿了一道真正的空白聖旨,將草稿上的內容填寫了上去,朱慈烺也拿出大印蓋上,一道大明最高規格的聖旨詔書便擬好了。
張嫣一邊拿起詔書,輕吹著上面的墨跡,一邊也是感慨不已。
若是以前,如此重要的一份詔書,沒有透過內閣和大臣商議,哪怕草擬了出來,也最多就在御書房,皇帝自個兒看看罷了,根本就出不了皇宮。
可現在,直接就能讓郵政監明發天下,讓皇家報紙立即刊登,廣而告之。
哪怕大臣們反對,也毫無意義,詔書一旦發出,便木已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