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鶯鶯傳> 第202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2章 (1 / 3)

河堤銀的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有的人家並不在乎,有的人家咬咬牙也就拿出來了。可對於有些人家來說,這實在是一個一時拿不出來的數字——可是這也沒什麼用, 最多就是寬限幾日,然後問親朋周轉而已。

這些日子做高利貸生意的陡然旺盛了很多, 不是不知道高利貸生意做不得, 但為了維持眼前的生計, 也就顧不得了。至於將來如何,那是將來的事情。現在只能想著將來有機會能有別的轉機了。

可是要趙鶯鶯來說,不能有別的轉機了!當時來他家收河堤銀的人是崔本認識的, 為了保生意上的平安, 崔本每年都要給這些吏目孝敬好大一批酒。可以的話,崔本和趙鶯鶯都不想這樣, 然而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他們也只是在世道中小心維持自家的普通人而已。

這些孝敬也是有用的——一般來說,收了孝敬就要給人辦事,這是他們這些人做事情的規矩。若是光拿錢不辦事, 被其他人恥笑是一回事, 以後再也沒有人來拜託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平常給足了孝敬, 這次來收河堤銀,崔本又專門接人來家裡吃了一頓好飯,另外給送了好酒。就這樣, 城南酒坊和甘泉街酒鋪的生意就合在了一處。不過崔本並不是為了這二十兩銀子才這麼費盡心思的,他是想打聽打聽情況。

幾杯黃湯下肚, 說話就放得開的多了。名叫李三郎的小吏與崔本感嘆:“其實鄉親們也不能怪咱們,府裡的老爺要收河堤銀,咱們有什麼辦法?咱們不過是個下九流的小吏而已,難道還能和老爺頂牛?”

官吏、官吏,分為官員和吏目,看上去都是管理百姓的,都屬於人上人,最多就是官員高貴一些而已。然而不是的,相對與官員,吏目更加接近於世襲,而且地位卑賤屬於賤籍。吏目的家族,甚至子弟都不能參加科舉。也就是說,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杜宇他們來說也是不存在的!

然而這種地位上的卑賤和實際中的生活又不一樣了,吏目因為世襲,始終將一些權力牢牢地掌握在手中。遇到一個精明一些的主官也就罷了,若是一個科舉前只知道死讀書的書呆子,三兩下就能把人架空——他們也就是知道四書五經而已,輪到刑名刀筆那就是紙上談兵了。

當官的為官一任兩任就要走,這些吏目卻是天長日久世代傳承,老子不做了還有子侄來做。長久經營下來,可以想見其中的權勢。當然了,這也是值得三班六房那些頭頭腦腦,下頭的蝦兵蟹將可沒有那樣的厲害!

這李三郎的話崔本心裡是不信的,他們不能和運河河總周大人頂牛是真的,可從來沒有想過頂牛也是真的——為什麼要頂牛?真當那點子鄉裡之情比得上真金白銀?這時候只要順著運河河總周大人來,周大人大塊吃肉,他們也跟著喝上面油水最豐厚的那層湯啊!

心中覺得李三郎虛偽又沒有什麼仁義,可崔本也不能說什麼,只能倒酒糊弄道:“三哥說的有理,只不過鄉親們為難也是真的。做生意的都收錢?我這兒也就罷了,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多少算是賺了一點錢的,負擔的起。可是多少小本生意人。不過是自己肩扛手提做生意而已,說是生意人,還不見得有做工的賺的多。有些有專門技能的做工的可比他們活得滋潤!這負擔一下去,至少十兩呢!實在是太重啦!”

二十兩銀子往往是一個普通五口之家的年收入,趙鶯鶯少年時候家裡,趙吉還沒有賺錢時,不就是靠著王氏每年織綢賺二三十兩銀子度日!不是每家每戶都有兩個人可以賺錢的,更多就是家裡頂樑柱一個有收益而已。而這個收益也沒有多少,大都也就是二三十兩,甚至更少,將將足夠養活家人。

小鋪就是十兩銀子,那就是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收入。對於剛剛經過災,很多失去了積蓄的人家來說,這實在是太沉重了。當東西、借錢...雖然沒有賣兒賣女家破人亡這種慘事,可也是一個不好的先兆了。

李三郎笑了兩聲:“崔七爺你一慣是這樣心善...理是這個理,可是規矩是這樣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不然一個個去看要不要收河堤銀,費時費力不說,說不得要更加麻煩了!”

這算是說了句正經話,有一個規定在那裡收錢,總比連個規定都沒有來的好。不然吏目可以隨心來亂收,大家可就別過日子了。

“其實這些也沒什麼好說的,”崔本又給滿上酒,圖窮見匕道:“今日請三哥來一個是要謝您照顧,另一個就是想打聽打聽——這河堤銀是就此為止了還是後頭還有呢?不是我議論大老爺,是大老爺才來,這種做派讓人心慌啊!”

李三郎定定的看了崔本兩眼,搖頭笑了起來,吃了幾筷子菜道:“崔七爺你最是精明瞭,這會兒心裡會不知道?偏還要來問我!罷了,告訴你也無妨,只不過別說出去就是了......後頭還有幾波銀子要收呢!”

李三郎的表情無疑是高興的,畢竟只有上頭大人有動作他們才能跟著吃肉喝湯。可是崔本心中就沉了沉,幾波?最怕的就是那些官老爺都是無底洞,連自家也背不起!

送走了李三郎,崔本就滿懷心事。趙鶯鶯知道他發愁什麼,但是她安慰不了崔本。家裡有趙鶯鶯的那些錢,這等關於錢的事情實在不用擔憂。可是這話能說麼,崔本又不是那種願意用老婆體己錢的!

不知不覺之中就走到了臘月,而這一年的臘月因為之前是水災和後來的河堤銀較往年蕭條了很多。崔家妯娌聚在一起煮臘八粥的時候也不免唏噓一番——她們各自家裡都是過的起年的,可是也不會覺得不痛不癢啊!

吳氏就掰著手指頭算賬:“禮哥的糧油鋪子給收了二十兩,另外他還在一個香料攤子上投了錢,算一半的本錢,也要拿五兩銀子出來。還有我的豆腐房,這是歸我拿錢,也是五兩銀子,加在一起就好有三十兩了!”

吳氏家裡只算崔禮的收入,一年也在一兩百兩銀子,只說自家生活,那自然十分舒服。過的寬裕之餘還能每年存下大幾十兩,這些錢可以留著以後的大筆花銷,譬如說嫁女兒備嫁妝,或者給兒子娶媳婦等。

這樣說起來三十兩銀子並不算什麼,可是事情不是這樣算的。更應該看到的是,三十兩銀子是吳氏家中半年多的總開銷了。一下就花掉半年多的家庭開支,就算是吳氏大方,那也有些不能接受。

吳氏尚且如此,尤氏就更別提!尤氏家要上的河堤銀可不少,她那個小小菜攤沒有被放過也是十兩銀子的河堤銀。至於崔義,那就更麻煩了,他這個菜販子的生意規模做的大,直接被評為了大鋪,要收五十兩銀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