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凡事好壞參半,也許正因少卻了爭鬥,反而令得此處的僧人們怠於修行,也並不善爭鬥之法。
一旦遭逢大變,也因往日的鬆懈而極易被沖垮,很難再重振旗鼓。
兩人各自感慨,一前一後落入了下方的古城之中。
古城內的民眾眼見竟王魃、照戒二人竟從天上而來,驚得紛紛跪地行禮。
只是他們的臉上沒有多少畏懼,有的反倒是好奇。
照戒出聲詢問,讓他驚喜的是,這裡的民眾所用之語言,與其雖有少許出入,卻也能正常交談。
一番問詢之後,兩人也大致瞭解了西陀洲這些年的情況。
原來昔日大洪水之時,西陀洲上的僧人們因各自觀念不同而或留或走,走的人便與塗毗洲、道嵊洲修士聯合,東渡風臨洲。
由此爆發了三洲和風臨洲修士曠日持久的紛爭。
卻也有一部分僧眾因覺不能將本國民眾帶走而心生愧疚,一部分以身化佛,截斷洪水,爭取時間。
一部分則是建造船隻,收攏食物,帶領凡人們求生。
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西陀洲最終被大洪水淹沒,沉入海中,但西陀洲的普通民眾卻也終究保留下來了一小部分。
在海水中漂泊了許久,這些僧人們似也受到了無形力量侵蝕,紛紛老死坐化。
直至僧人們徹底死絕,在海中漂泊、生存、繁衍了近兩百年的西陀洲凡人們,才最終等來了水落石出之日。
他們離開船隻,重新迴歸土地,回到曾經祖輩們生活的佛國城池。
和道嵊洲一樣,隨著靈氣的枯竭,僧人們傳下來的諸多法門都已經不再有用,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佛陀、僧王,也漸漸只剩下傳說。
但好在因為在船上有許多僧眾教導他們文字、經典,是以西陀洲的文明並未斷絕,雖無神通妙法,但流傳下來的典籍卻還是教化了民眾,他們也按照祖輩們的生活習慣,待在一座座早已褪去了佛光的佛國裡,繼續生活了下去。
“這麼說來,大洪水爆發之後沒多久,此處的靈氣便已經開始消逝……”
王魃卻敏銳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照戒面色微凝:
“若這麼算的話,應該是在七百多年前,當時老僧還尚未破入五階。”
兩人互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鄭重。
兩人都沒有想到,這靈氣斷絕,竟然已經從七百多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了今日。
照戒更忽地想起了什麼,面色微變:
“還有,老僧記得決意留下來的人當中,也有數位慈字輩師叔伯,他們都是五階……”
王魃神色頓時凝重起來,感受著周圍無孔不入卻並不算強烈的牽引之力,之前還不太在意,如今卻提起了警戒,沉聲道:
“這些前輩可能是在拯救凡人的過程中耗盡了法力,又得不到靈氣補充,所以才會境界跌落老死,當然也可能的確是被外界的這股力量吸乾了所有的法力……”
照戒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