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這邊則是連夜撤兵回援,同時他還向朱瑾請求派兵增援。
朱瑾一聽呂布要走,立即收起殷勤的笑臉,隨即以朱溫餘寇未除,琅邪國仍身處險境為由給拒絕了。
呂布聽完就想殺了朱瑾,但考慮到如果此刻殺了朱瑾,朱溫必定復起。到時南面朱元璋,北面朱溫,被這兩頭朱南北夾擊,呂布想了一下,秦皇漢武來了都擋不住這兩位的夾擊猛攻,自己就算了吧。留下朱瑾可以用來阻擋一下朱溫,為自己救援爭取多一點時間。
呂布也多費話,除了繳獲的數百匹戰馬以及丁會外,其它的俘虜物資都扔了,連夜帶兵出城。
但走在路上之時,呂布突然想到朱元璋能從開局一個碗打下一下兩百多年的皇朝,武藝兵法韜略皆不弱,而且麾下名將謀臣多到令人眼紅,圍點打援這種小計謀還是信手拈來。
於是呂布謹慎小心地帶兵回援,不斷先派斥候打探前方的訊息,然後在行軍一天一夜之後,就發現了埋伏在半路上的傅友德跟常遇春,及他們所率領的數千賊兵。
“常將軍”呂布策馬來到陣前,向對面的常遇春行了一禮。
呂布對於歷史上這位名將還中很佩服的,驅外夷於北疆,復漢室之正統,雖有些濫殺,但總得來說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常遇春此刻沒去參加下邳的攻城戰,對己方真的很有利,這位攻城掠地之能古來名將少有能與之匹敵者。
之前呂布不認識常遇春,但現在知道了,還是先將自己敬佩之心表現一下。
傅友德、常遇春皆是一愣,都懷疑自己攔錯人了,呂布竟會給他們行禮,官軍給賊寇行禮?
那他們是不是得開個‘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呢?
雖然他們以前幹過這一行,但此時的他們在朱元璋的帶領下已經不屑於再幹了,於是便打消了這個發財的機會。
傅友德知道常遇春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以前打仗都是靠著一陣猛攻衝殺解決敵軍,但自從遇到呂布後,常遇春都不敢像往常一樣快馬放箭射殺敵將,衝陣殺敵了。雖然常遇春嘴上不服,但傅友德知道呂布絕對是塊鐵板。
傅友德見常遇春不回禮覺得有點失禮了,於是策馬上前,回禮應道:“呂將軍”
呂布不認識傅友德,但對方的神態很讓他感到意外,高削的面龐,炯炯有神的目光,極俱名將風範,“不知將軍怎麼稱呼?”
“傅友德”
呂布聞言,隨之長嘆一氣,歷史上這位名將死得奇冤,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就因為傅友德兒子沒有按照規定佩帶劍囊,就藉機對傅友德發難,還讓傅友德拿兩個兒子人頭去見他。傅友德照做了,朱元璋還是不依不饒。傅友德於是就在朱元璋面前自殺。但朱元璋還是不放過傅友德的家人,悉頭流放到遼東、雲貴之地。
傅友德見狀問道:“呂將軍可是在為懷才不遇而嘆息?不如投身到朱帥麾下吧,朱帥為人平易近人,視士卒如弟兄,部隊紀律嚴明,不害百姓,乃是一代明主也。只要呂布將軍你願意投降,之前你與常遇春之間的恩怨,我保證一筆勾銷。”
呂布沒想到傅友德竟然招降自己!不禁笑了起來。
“傅大哥”常遇春也不想到,便欲勸阻,卻被傅友德制止。
常遇春知道自己長於武藝而短於計謀,所以此次北上都是聽傅友德的安排,果然所向披靡。但讓他日後跟呂布這個殺自己那麼多兄弟的人共事,心裡很是憋屈。
呂布應道:“傅將軍,那你可知朱元璋現在為何如此?不過是因為他還沒奪取天下,如果讓他定鼎天下之後,你們這些追隨他打天下的人,一個都別想活著,而且還會禍及你們的族人。‘飛鳥盡,折良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難道你不懂?
如果你不懂,那你再想想,朱元璋一個乞丐出身的人,富貴之後,會跟你們分享他的一切?他只會殺了你們這些有可能威脅到皇位的人。這種人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也。
你自己找死可別拉上我。”
常遇春、傅友德聞言,只認為呂布在離間他們與朱元璋的關係,根本不信呂布之言。
傅友德又道:“如今下邳城被圍已有數日之久,而我等又在此阻擊呂將軍。雖然我們自問不是呂將軍你的對手,但遲緩你回援的能力還是有的。只要你現在投降,我相信朱帥定然會保你家人及部將們的安全。”
呂布笑道:“你現在不就是在遲緩我回援的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