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第十八章 書生將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書生將軍 (1 / 2)

下邳城南外,一名身材魁梧,面相奇特,那臉好像只靴子的中年男子立於城外,身上散發出著逼人的氣勢,彷彿天下間僅他一人矗立在那裡。此人正是朱元璋。

在朱元璋的身後有著綿延數里的大軍,將領們指揮的賊兵,在己方弓箭兵的掩護下,不斷向城牆靠近,而後附蟻而上,卻遭到城牆上士兵們的巨石、巨木、滾油的招待。攻守雙方不斷有人從高處摔下受傷,陣亡。而這種情況在下邳四城盡皆上演,朱元璋一上來就來個四面強攻!

一名四十來歲、儒生模樣的男子將斥候帶的書信看完後,興奮非常,轉遞交給朱元璋,“朱帥,大喜呀!傅友德、常遇春已經率軍攻破東海郡,埋伏於險要之路,準備半路上阻擊呂布。”

此人正是朱元璋麾下第一謀士李善長。

朱元璋看完書信之後大怒,“常遇春怎麼回事?臨行前我多次叮囑讓他少殺人,儘可能的將官員押送回來。可他卻將東海太守及所有官員全部斬殺,他有沒有聽懂我的話!”

李善長勸慰道:“朱帥,雖然常遇春有些濫殺,但其將才天下少有,些許瑕疵不應太放在心上。”

朱元璋自然知道這些,但這破壞了他的計劃。

雖然朱元璋此刻手握數萬大軍,良將數十,但對於能把大漢給滅亡取而代之的最終目的還是沒有十足的信心的。這畢竟是一個數百萬裡疆土的大國,而他,小時候家裡連一寸田地都沒有,如果不是鄉里一富戶大發慈悲,父母亡故之後,都沒地方埋。

所以朱元璋內心深處還是想跟朝廷議和,先撈個太守噹噹。至於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的想法,等真正天下大亂時再去實現,如今的大漢朝名將良兵還是很多的,先忍耐忍耐。

負責攻城的將領這時前來稟告傷亡太大,請求暫停攻城。不久,其它三城的將領亦前來請求暫停攻城。

朱元璋看著不遠處的城樓,“守城將領是何人呀?查清楚了沒有?我們的十幾名大將輪流攻打了兩天一夜,他竟然不眠不休的帶兵防守,此等良將絕非無名之輩呀!”

李善長回道:“已經查清楚了,守城將領叫楊大眼,人如其名,眼大如牛,這兩天一直都是他的堅守城池,此人健步如飛奔走於四城之間,那裡被危急就出現在那裡,我們數次攻上城牆都被他帶兵給打了下來。我們之前的十幾架投石車也是被他帶人用火油給燒燬了。此人確是一員良將。”

朱元璋嘆息道:“如此良將不能為我所用真是一大憾事,李先生可有良計破城?”

李善長應道:“圍三缺一,撤走防守北城的部隊。如此可以在城中的軍民人心浮動,上下離心。反正傅友德、常遇春已經掃平北部,在北面各處路口都安排了伏兵,不管城中是想派人去救援,還是想逃跑,我們只需在途中攔劫即可。”

朱元璋點頭稱道:“此計大善”於是隨即下達命令到各軍中執行。

楊大眼見攻城賊兵紛紛退走,大笑道:“就你們這些角色還想攻破此城?還不夠你楊爺爺我活動一下筋骨的呢!”說完站在城牆上衝著退走的賊兵往城下撒尿。

賊兵將領見楊大眼如此囂張恨不得再衝上城牆與之一戰,但這些人還是嚴格地執行軍令退走了。

楊大眼則緊急安排兵員輪流休息,準備守城物資等事宜,兩天一夜不眠不休往來四城之間無數次,只為報效呂布對他的信任,也為自己說守誓死堅守此城的諾言。

呂府大廳中,數十張面龐下都是無奈之色,這些人都是張氏族人,都是張惠請來商議守城的。

張惠焦急地看著堂下的十數名族人,起身對著族人行禮請求道:“楊大眼已經不眠不休的堅守了兩天了,救援的信使也派出了幾撥,夫君最快要還要兩日才能返回,我怕楊大眼堅持不了那麼久。你們都是我的叔伯兄長,我知道你們沒有帶兵之才,但我希望你們能推薦一、二名良才,也好為楊大眼分擔一點壓力,如此才能堅守到夫君歸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