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天的考試結束,從貢院傳出世族子弟除了四家參加科考外,餘下世族子弟皆未至貢院參加科舉,致使貢院座位近半空落。
世族們自然是看笑話的,有的人卻是輕嘆一聲,女帝有意改制,可惜世族強大,非比尋常,世族能夠傲視天下,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是一句空話,世族,擁有最多的正是士大夫。
上朝的臣子都抱著看曹盼難看臉色的心思,叫他們失望的是,曹盼的神情好像半點不知貢院之事一般,但曹盼親自去了貢院,說不知道貢院的事,誰都不信。
然而司馬懿看著那樣神色如常的曹盼,自然不會認為曹盼對世族如此抽打她的臉而無所謂。
有能力,又能隱忍的女帝,那比只是有能力的女帝更難對付,司馬懿不斷地想著站在曹盼的位置,面對這樣的事情究竟該如何解決,最後有些不確定地看了曹盼一眼。
這件事,曹盼是必須要表明態度的,憑世族的性子,他們是從來不會見著肉不咬上一口的,既然以為阻止家中子弟參加科考能氣著曹盼,他們一定會按這個辦法繼續行事下去;曹盼與世族們鬥了十幾年,每回都將世族壓得死死的,人為天下之本,才為朝中棟梁,叫世族掐住了曹盼的七寸,從此以後,世族必將翻身把歌喝,這,恰恰是曹盼不允許的。
司馬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越是表現得不在意的曹盼,越是讓他們從心底裡不安至極。
算著日子,三日會試一過,所有的考卷皆以封卷,三省六部的官吏都忙著去批捲去了,每日的朝會上,曹盼都只是問著滿殿臣子其他的事,半句不提世族子弟幾乎集體缺考的事,暴風雨前的平靜,只叫司馬懿越發的不安。
這份不安,隨著所有會試成績公佈,一張又一張上榜的試卷被張貼於貢院之外,不僅是供考生自己看,也是讓天下的學子都看,看到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被朝廷選中,被女帝所用。
實際參考人數為四百六十二人,最後錄取之人高達四百三十人!僅三十二人落榜。
如此高的取才數字,剛在朝堂上公佈就立刻炸了鍋,但是,所有被錄取的人的試卷都被張貼在了貢院之外,上頭還有三省六部,天下大儒的點評,想挑刺,看完之後再來挑。
好,直接的把這些人的嘴都給堵住了,曹盼心情是極好,這樣高的取才質量,證明瞭如今這天下的寒士都迫切的想要出人頭地,所以,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牢牢的捉住。
私塾,太學,這些都是他們可以改變命運所能通往的路,曹盼為他們開闢了路,他們豈能不捉住機會。最讓曹盼高興的更是,此次錄取的四百三十人裡,有一百二十人是女郎,雖然大都是不年輕的女郎,但是,那也證明瞭天下的女人,都已經在迫切的想要改變她們的命運。
“九月初十,以所取之四百三十人於洛陽宮中覲見,各家大臣不妨帶著各家的郎君一道來見識見識,金榜題名之士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忍了許久的女帝,在科考之事法埃落定之後,笑著表示要設宴,想到上一次曹盼設宴的做的事,世族們都抖了抖,曹盼,又想做甚?
做甚?曹盼道:“先時報名參加科考,最後沒去的人,一個都不能少的進洛陽宮,觀禮!誰若敢不到,抗旨不遵,世族向來知禮,抗旨不遵是什麼下場,不需朕再提醒?”
深深的惡意自曹盼的笑容無聲地傳遞了出來,世族們被扣了一頂大帽子,又怎麼敢亂來。
連連地與曹盼稱是,曹盼輕輕地笑了出來,“朕很高興,很高興!”
她的高興因何,下頭的人都清楚。“所取之四百三十人,諸卿以為如何用之?”
“回陛下,臣等商議,除去三省六部所要取之人,餘下的分往各州縣,陛下重置州縣,眼下各州的官吏,有的縣令身兼數縣,有了這批人,倒是緩解這些問題。”吏部尚書郭孚是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最是清楚大魏哪裡缺做官的人。
“可。”曹盼聽著覺得極好,點了點頭表示此事便這麼辦。
“從縣令始,知民生,知百姓之苦,一步一步考課而上,朕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大魏的棟梁,與朕一起支撐起大魏,開創一個盛世。”
曹盼這麼想,也是要這麼做的人,待九月初十那日,洛陽宮殿中菊花盛開,那一個個打扮得精神抖擻的中舉之人,一步一步地隨著禮部的官員引之,邁進了洛陽宮。
也得以見到朝中百官集齊的盛況,俱是一身黑色的朝臣,一眼看過甚是威嚴,當然,還有他們的女帝,大魏女帝,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可以站在洛陽宮的女帝。
曹盼同樣是一身墨色的朝服,未戴冕旒,只是將長發束起,嘴角掛著笑意,顯得心情不錯,就是這樣的女帝,看過一眼,都叫他們不敢直視。
“見過陛下。”朝臣見曹盼走來,已經先見禮,他們也趕緊的與曹盼作一揖,曹盼道:“起,都坐吧,坐著好好說話。”
雖然是召見取士的場面,但這裡不是朝堂,曹盼並沒有打算把這裡當作朝堂的意思,讓他們隨意地坐下,曹盼也坐下了,一眼掃過一旁的男男女女,眼中盡是笑意,郭夫人喚了曹盼一聲,“陛下,臣,敬陛下一杯。謝陛下,給了天下人一個機會。”
“師娘這一杯,朕受之無愧,便飲了。”曹盼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至於裡面是酒還是水,沒人敢問曹盼,也沒人敢查曹盼是喝的酒還是水。
“我等當敬陛下。”郭夫人因何而敬,那一群因科舉而得以入洛陽宮的人,當然是要跟著郭夫人一道敬的曹盼的,總有那聰明人,趕緊的跟著郭夫人一道與曹盼敬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