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藍瑰> 第182章 面具將舌戰林江二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2章 面具將舌戰林江二將

“我覺得你談的話題過於高潔而有些緲遠了,太脫離我們這個世界真實的現實的。你們總是擺出一副神聖莊嚴的有些可怕的面目,事實上我反倒認為對於人性的真實來說是墮落使人快樂。只不過個人有沒有能力去實現它達成它罷了。對於那些吃不到葡萄的人難免總會說葡萄是酸的,正如對於那些在現實受盡苦難的人總會逃避的現實的責任,勇氣和膽量,而去寄望什麼來世的得救……事實上你們的飛龍國君不正是有七個美若天仙,麗傾天下的老婆嗎?這難道不是墮落使人快樂的生動體現嗎……?所以別跟我們談那些假而虛的大道理了,很多時候人都是在裝啊,這一輩子都在裝,裝老實人,裝正經人,裝好人,裝坐懷不亂,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大義凜然,自由理性,公平公正……其實一輪到時底下有機會就幽暗得無所不用其極,怎麼滿足怎麼亂來,怎麼刺激怎麼胡搞,怎麼新鮮怎麼放縱……不就圖的是怎麼快樂怎麼沒有底線嗎……?人啊,腦子裡想的都是這些東西,只不過礙於現實條件的限制,對手的制衡,以及現實競爭中自巳實力的處於弱勢,實現不了這些才裝出不稀罕這些,看不起這些的樣子的吧……?才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目不斜視的好人的樣子吧……?所以人悲哀呀,你們向人灌輸的就是這些悲哀的道理呀……”林寶昭突然說道。

“你說的固然也是人性的真實的一面……可人性不也還有另一面嗎?你這樣說也只不過是在單向度地強調人性惡的一面的滿足的價值與意義。是的,墮落使人快樂,可墮落不也會使人枯燥乏味空虛無聊蒼白麼……?你怎麼不能整全地看待人性呢?沒有了心靈的聖潔與莊嚴,人的美麗與魅力也會大大減少,生命也就失去了它的厚重而變得膚淺,人生也變的蒼白和昏噩,社會也變得虛浮,淺薄和庸俗,人也變得更像是動物甚至比動物還不如……一輩子不過是物質金錢權勢地位的奴隸……是啊,時間一久,人的心靈總會變得麻木,不再為那些心靈深處的神聖莊嚴而感動……只有等到死亡降臨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天或許才會幡然大悟自己這輩子都幹了些什麼鳥事啊……?跟豬狗禽獸有什麼區別呢……?甚至連他們都還不如啊……所以我與你這樣頑冥不化的物質奴隸們有什麼好說的呢……?還是讓死亡的最終降臨到你們身上再來讓你們懂得理解人生吧……”面具將說道。

“別以為你講的就處處都是真理……還真把自己太當回事了……”林寶昭說道。

“我就算再自以為是至少還知道敬畏與謙卑,悔罪與贖罪,懺悔與救贖……你們呢?一副恬不知恥,自以為是,自己拿自己當上帝,一副我來裁定天下的的心理,面目和作派,這才真正是讓人作嘔與哀嘆啊……你們幾時無比懺悔地聲淚俱下過?而恰好這一點才是感動人靈魂深處的東西。你們一個比一個自信地辱罵,喝斥,貶低他人,不就最終為的是抬高你們自己嗎?可你們有多高多了不得呢?平庸之輩,膚淺之徒而已……藉著人群的熱鬧來湊一個存在感而已,一旦失去群體與他人目光的滋養,你們的價值與意義還何在……?恐將不耐寂寞,不勝孤獨而死啊……”面具將說道。

“我們一副裁定天下的的心理,面目和作派又麼樣?我們就是要以狼性為驕傲,我們將百倍地報復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不錯,我們是冷酷的猛士,殘忍的殺手,血腥的屠夫,無所不用其極的惡魔……我們每一個昭天人都是鷹,狼,虎,獅,豹,我們不想當順從的美德的綿羊,不想當只會任人宰割的聽話的兔子,那永遠是沒有希望的,永遠只是在便於統治者的管理,操控,壓制,欺凌與奴役而不是在使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變得真正的強大。”林寶昭說道。

“你還是在一味單向度地強調人性惡之一面的價值與意義而忽略人性善之面的價值與意義……人性之惡或許可以打下江山卻難以治理好江山。而在我看來,人性之惡的價值僅僅在於它只是上帝對人靈勇敢與信心的一個設障考驗,只要一個人靈之信心足夠,靈之勇氣就必然,他也就終能跨過那障礙,解開那靈魂夢魘的魔咒與惡咒……因此惡並不是上帝對於人的最終希冀與最終目的……倘若惡是上帝對於人靈的最終希冀與目的,袘就不會拿善來使人的內心獲得最終的安寧,而是拿惡來使人的內心獲得最終的安寧……可見善才是上帝對於人靈的最終希冀與目的,也是袘揀選人的標準。善的人是美的,而且這種美不是膚淺的久而生厭而是厚重的歷久彌新……”面具將說道。

“我就知道你說著說著就要扯到上帝身上去,扯到那些華而不實,虛而無用的形而上的東西上去……”林寶昭說道。

“原以為只有雲飛龍才會不厭其煩地講那些形而上的大道理,想不到今天在這裡又遇上了一位。不過我倒想聽聽你是如何理解形而上的……?”江宇豪這時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是形而下?顧名思義就是形狀之下的東西,也就是都具有形狀的東西,都佔有空間的東西。什麼是形而上?就是形狀之上的東西,也就是不具有形狀,不佔有空間,但它卻又是讓人能真實地感覺得到它是存在著的東西,比如數量,比如能量等等……數量,能量本身是沒有形狀的,是不佔有空間的,是不具有長寬高的大小的,但它們卻能附著於具有形狀大小佔有空間的東西的身上顯現出來……它們的形狀是不出場的,卻操縱了這世界。正如命運是不出場的,卻操縱了所有人的人生。但它們又被背後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操縱著,描繪,書寫著這個世界的形態,面貌和狀況……這個世界就是它頭腦中的概念和意志,人性的形態與命運就是它先在的設定與目的。假如沒有一個先在的概念,意志,設計和目的,就不會有人的思考的來源。人們對萬物思考的情形與概念就是萬物本身的特質真相嗎?非也,遠遠不是,這只是人們對萬物的理解而已……對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對它的理解形態,狀況與深度都是不一樣的……你能說誰誰誰所理解出來的形態狀況和深度就是這個被理解的事物本身的真實形態狀況與真相嗎……?顯然是不能的。假如讓擁有更高進化程度與智慧的的外星生命來理解這個事物,可能它得出的關於對這個事物理解的形態狀況與深度又與我們有所不同……然而即便是它乃至比它還更高等的芸芸外星靈智生物所得出的對這個事物的理解也不是這個事物本體的真相本身。這個事物本體的真相只有它的初創者才知道。而人乃至一切外星靈智生命生物都不是這個事物的初創者。誰屬於我們的初創呢?沒有,一個也沒有……我們自己是自己的初創者嗎?顯然不是。連我們使用的器具究其根本也不是我們的初創……比如竹籃,藤椅,木桌等,固然是由我們想象,設計和做出來的,但竹,藤,木等是我們想象,設計和做出來的嗎?顯然不是,我們只是在利用早就已經被初創出來的竹,藤,木等東西在想象,設計和製作新的東西罷了。而我們之所以能想象,設計和製作,是因為我們被賦予了這種潛能。這種潛能如果是深不可測,無限深邃的,那麼它被挖掘出來的深度和長度也就是深不可測,無限深邃的,體現在我們的想象,設計與製作能力上也就同樣是如此。所以我們想象,設計與製作新東西,營造美麗新世界的能力也是具有同樣的深不可測,無限深邃……然而即便如此,我們還是逃不出一個問題對我們的纏繞,即假如我們確定我們的這種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設計能力,智慧能力,創新能力等等不是由我們自己初創的,不是由我們自己賦予自己的,那麼它們是由誰初創的,是由誰賦予我們的?又比如每個孩子是其父母結合生下來的,但能說其父母就是他的初創者,想象者,設計者和製作者嗎?父母於他做了什麼設計的工作?又製作了他的大腦,心臟,血管等等一切人體構造嗎……?顯然沒有,父母只不過按既定的自身被先在賦予的特性,本能與程式進行交配就可以生下他了……也就是父母對於自己生下的孩子只不過是在充當一箇中轉站的角色而已。這孩子其實並不是屬於這父母的創造,乃是那真正創造他的更在的在者在操控父母這個中轉站而已,透過這個途徑和中轉站實現著袘的目的……父母這種被更大在者利用的中轉站途徑的角色與作用最多隻能叫遺傳和繁衍,而不能叫初創,設計和製作……這種遺傳與繁衍只是構成了人類的綿延存續,而我們卻把它誤當作了是我們自己的創造,設計和製作本身。如果我們一定要固執地為人是由其父母創造,設計和製作的,那麼我們可以推問其父母又是由誰創造設計和製作的?答曰是他們各自的父母。那麼他們各自的父母呢……?這樣推下去最終必然要抵達一個第一創造者那裡,即初創者那裡。即第一對父母是由誰想象,設計和創造的……?如果相信進化論,必然會推到猿人那裡,即猿人就是我們的祖宗祖先。那麼我們真要祭祀的始祖當是猿人而不是中間環節的某一對父母,某一個人……但我估計我們絕計是不肯這樣做的,絕計是難以接受這一點的,因此就只有從某個中間狀態的環節,段落和過程中取出一對或一個來祭祀了,說他就是我的先祖和創生者,然而這顯然是自欺欺人的。這分明就是隻抓住了某個中間環節與過程而遺忘了開始和結束,遺忘了最初與最終,從而使終極性成為一個被我們拋甩到九霄雲外的結局。然而事實上就算是猿人也不是最初啊,它前面還有很長的鏈條呢……那麼再推下去就是單細胞了,但我還是免不了要問,誰是單細胞的初創者,設計者和想象者……?你可能說,它自生的呀。也就是自然就存在著單細胞,自然就存在著有機物,或者無機物透過一定化合作用可以轉化為有機物。這些說法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靈的終極原來是一場化合作用,一場電子作用,一場能量效應……那麼人靈越回到本原與最初,它便變得越低階,乃至於接近低於虛無的狀態……這樣想的話,人靈的本質就是接近於虛無狀態的東西,或者就是虛無本身……那麼人靈的那些驕傲與榮耀豈不是等於在本質上不過是做了一場夢而已……?最終幻夢破滅幻影消散,一切又重歸於本質的虛無……那麼這對人而言豈不是好不悲哀……?還驕傲,激情,榮耀個啥呢……?假如人看破到這個程度,人生真的可以被他當作一場遊戲了……既然一切最終虛無,莫如遊戲一場,快哉一晌,過後滅了就滅了,反正最初本來就沒有過……這種態度的話,也就丟失人靈的莊嚴性與神聖性了……而是就道德上而言失去了終極依據,因此道德的本質就急劇退行下降於不過是一種隨境而變的自利性工具實用的東西,而喪失了它永恆,絕對,終極的神聖的莊嚴屬性,讓人們視道德為兒戲,也就是一種暫時狀態的可隨境而變的遊戲規則而已……而就理性層面而言,這種人靈本質虛無論幻影論幻夢論對於人靈認識這個宇宙世界的萬物的能力的提升並無什麼幫助……人靈本質既是虛無的,它就不過是物質的化合作用,能量效應的一場幻化,幻影,幻夢……因而它就必然從屬於物質的某種屬性本身,而變得等級比物質低很多,因為它只是其屬性之一嘛,而物質的屬性除了它顯然還有很多。連它都是屬性的產物它還能認識這產生它的屬性本身嗎?不可能。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認識物質除了產生它而外的其它的更多屬性了。這對於人的認識能力的提升的信心和動力的影響無疑是消極的。這等於宣告了人面對這宇宙及其萬物在認識上是無能為力的,是永遠也認識不了,也是枉然和不必要的,只能接受被物質奴役永遠的命運……難怪人會成為物質的奴隸,可能這裡就是其思想的根源,發軔,肇始和始作俑者……然而人靈又是那麼地渴望瞭解認識這個世界,宇宙,萬物……這幾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與屬性,然而這種理解卻在告訴我們,它要反向對抗著這種屬性,與它產生矛盾和衝突……雖然設想人靈的終極是上帝賦予也未必就能使人靈越過現象界而認識物自體,認識上帝本身,但它至少給了人一個盼頭和希望……而這一盼頭和希望又同時在推動著人道德上的自律……對於要理解這個世界來說,總是理解者的理解能力在與客觀物件發生著關係。形而上的東西它不是物質,而是純精神的存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要理解形而上,就要明確作為一種精神的概念是要先於客觀物質物件而存在的,否則便無法產生對客觀物質世界的理解……物質都有大小和數量,但物質自身是不能認識它的這些大小和數量的,物質的附屬作用與屬性所幻化出來的精神現象更不可能認識它的這些屬性,必得有一種先在的概念被賦予了這些精神現象,它才會產生認識的能力。沒有這個先在概念的賦予,我們的精神世界就是一片蒼白和空無……比如沒有數量這個先在概念被賦予到我們頭腦中,我們的頭腦怎麼能產生出關於數量的理解與認識?難道是我們的頭腦本身製造出了數量這個先在概念嗎?顯然不是這樣的,因為在沒有我們的頭腦之前,再沒有我們整個人的存在之前,數量這個概念就已經先在地存在了。難道不是嗎……?即便人類全部滅絕,數量這個精神性概念還是存在於宇宙,理性邏輯還是存在於宇宙,心靈精神還是存在於宇宙……顯然這些存在不是物質屬性賦予它們的。依據屬性的產物不能認識屬性自身的結論便可得出宇宙不可知論。但我認為如果宇宙不可知它便不會呈現在人的眼前。既然它呈現在人的眼前已徑說明有一種對應的理解它的精神的存在。小精神都存在了,大精神還沒有麼……?物質屬性的產物連看得見的物質自身都難以理解透,又怎麼能夠去理解那些超越物質具形之外的看不見的精神性存在的眾多概念性的東西呢?這顯然是超出了它能力之外的。宇宙的精神內質如果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就是一種被賦予的概念,我們稱這個賦予者叫作上帝……自然而然生髮的東西總是各遵其律而缺乏一種整體的一致性,諧調性和統一性的。我們所瞭解到精神內質顯然不是如此,它充滿了一種整體的完美的一致性諧調性和統一性。正是基於這個理由,它們可能是出於同一個先在在者的概念賦予……

喜歡藍瑰請大家收藏:()藍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