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和易弦的新房子以驚人的速度快速成型, 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實在做得非常充分, 在幫工們來到的第七天,不僅房子的基本框架已經搭好了, 新房子最重要的特色——地暖煙道,也蓋好了。
做這部分工程時,所有人, 包括何田, 都只能聽易弦指揮。只要他見過地暖煙道是怎麼建的。
先在房子內部鋪上一層細沙,再用陶磚蓋成摺尺形的通道,一端和建在房子外的新火灶相通, 另一端與房子另一邊的煙囪相連。
煙道三十厘米高,中間留有五十厘米的空隙,由屋子西北角進,東北角出, 煙道之間留著五十厘米的距離,彷彿一條規矩的蛇,盤踞在屋子還沒鋪上的地板之下。
這條曲折的管道蓋好之後, 易弦帶著幫工們在管道中撒了一層摻著砂礫、浮石碎塊、碎陶片、小陶珠和粗鹽塊的顆粒,另外, 在屋子四角的管道,還分別挖了一個坑, 坑裡填上一個空陶盆,裡面也放上陶珠和鹽塊。
易弦說這是為了調節煙道中的濕度。煙道太幹,磚塊會裂, 煙就會從地板的縫隙中跑出來,屋子裡煙燻火燎的不說,熱能也不能發揮了。當然,煙道裡也不能太潮濕。
這層砂礫鋪好之後,易弦又指揮大家在管道上蓋上一層石磚,用泥漿和混凝土徹底把管道密封起來。這層石磚,自然就是他和何田製作的玄武岩混凝土石磚了。
楚雲西三保等人這時才見識到這種新型建築材料。玄武岩石磚厚重結實,黝黑平整的表面間雜著晶亮的玄武玻璃小顆粒,古樸美麗。
煙道密封好之後,等了一夜,就可以試驗了。
這天早上易弦自己也相當忐忑,他在新火灶中投下柴火,點燃,和眾人一起焦急地等待著。
雖然表面上他還是一副極度淡定的模樣,但是何田知道他內心可不是這樣,因為他緊緊拉著她的手,把她手都攥得疼了。
充滿期待的等待總顯得格外漫長,其實,也就一分鐘多點的時間,房子另一邊的煙囪就冒出了青煙。
幫工們一起歡呼起來,易弦卻微不可聞地輕輕呼了口氣,然後轉向何田,和她一起微笑相視。
煙道建成功了。
這之後,易弦又指揮大家用沙土填平了煙道之間的空隙,再做平地面。
如果說之前易弦的指揮只是讓三保他們感到是他們不熟悉的建築技巧,接下來,他的操作,就讓這幾位覺得是某種巫術了。
易弦收集了許多新鮮的柏樹枝葉,撕成碎片,平平地鋪在蓋上了一層泥土的地面上,然後再用一層泥漿糊在上面。
楚雲西問他,“大兄弟,這個柏樹枝是用來幹什麼的?”
易弦一本正經回答,“防潮。”
楚雲西和三保、薩沙互相看看,三人臉上都明晃晃地寫著“鬼才信呢!”“絕對是巫術!”“迷信。”
不管怎麼樣,僱主最大。
三人也沒再糾結新鮮的柏樹枝葉是怎麼防潮的,老老實實幫易弦鋪好了地板。
等這層泥漿完全幹了,就可以在地面上打起木格,鋪設地板了。
等待泥漿幹透的時候,何田和易弦開始鋪牆面。
他們把做好的標準件牆板拿出來,榫卯型的木板一層一層沿著兩層木框往上敲,沒過一會兒,就蓋好了一塊兩米多長一米多高的牆面,然後再填上用鋸末、幹苔蘚、碎羽毛混合好的保暖填充物。
薩沙在所有幫工中蓋房子的經驗是最豐富的,看到這種操作也直咂舌。
熊男也深有同感,他跟易弦何田商量,“大兄弟,大妹子,我再待一天行不?我真是很想看看你們這房子怎麼建的。明天你不用給我工錢,只管飯就成。”
他一開口,薩沙和三保也跟著附和了。
易弦何田沒料到他們這個“標準件”建房法這麼受歡迎,商量了一下,家裡存糧也還夠,就同意了。
不過,醜話說在前面,再待這一天,三個人可就不是幫工,是來參觀新技術的,那上手幹活就不是幫忙了,是實踐新技術。管飯也是可以的,不過,只能再管三天,再要繼續留下來學技術,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