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多,日影已經投到了樹木距離地面一米多的地方。
很快,日光就會完全消失了。
雖然地上還能看到不少栗子的刺球,但何田決定今天的收集工作到此為止了。她拉著大米緩緩向山下走。
從這裡到家,步行的話需要半個多小時。太陽落下的速度在進入秋季後越來越快,當陽光消失,森林中的氣溫會快速降低。
現在,大約是十幾度,當他們走下山時,何田和大米呼吸時,口鼻都會冒出白色的汽。她的臉頰也感到冰冰的。
快到家的時候,何田停下,把掛在駝筐上的水桶解下來,去取水。
何田的木屋建在一條山澗附近。
山上的水從山澗流下來,沿著山勢流進山邊的河中。
那條不知名的河日夜奔騰,向東流去,只有在冬天才會被冰雪凍上。可厚厚的冰層之下,河水依然在安靜地緩緩流動。
在何田居住的這一帶,河面最寬的地方,即使趕著馴鹿雪橇,也要奔跑一個多小時才能從一邊到達另一邊,最窄的地方,是兩處高聳陡峭的懸崖之間,站在一邊,看起來好像用力扔一塊石頭就能扔到對面去。
奶奶說,所有的河流最終都會到達大海。
大海是什麼樣的?冬天也會結冰麼?
何田正胡思亂想,突然聽到水桶裡叮當一聲。
她低頭一看,兩只河蝦不知什麼時候掉進了桶裡。它們可能是被水流沖進來的,也可能是忙於打架,不知不覺走進了她的水桶。它們都有手指那麼長,是兩條成年雄蝦。
何田提起水桶,兩只蝦還揮舞著鰲打在一起。
她開心地笑了,今晚的晚飯可以吃的豐盛點了。
山澗裡不時能看到河蝦。它們藏在石頭縫裡,和山澗周圍高大的樹木投下的樹影裡。這些石青色的河蝦幾乎是半透明的,在水裡遊動時很難發現它們,它們遊動得又很快,但也不是完全捉不到。
用一根樹枝拴上一根線,或者是結實的細草繩,繩端拴上誘餌,比如一小塊魚皮,耐心坐下,不久蝦子就會遊來,狠狠咬住誘餌,這時就要眼明手快,快速把釣竿提起,連著蝦扔進水桶裡。
何田小時候經常在夏季蹲在山澗邊釣蝦,一個下午可以釣到七八隻蝦。最大的也不過食指大小。
現在回憶起來,那實在是很奢侈的遊戲。
在她釣蝦的時候,奶奶或是在劈柴,或是在忙著種植,還要時不時跑來看看她是否安全。
何田提著水桶,大米在走在前面,它被何田養了兩年,已經認識路了。
回到木屋,何田把爐臺邊上的一個水缸裡開啟,這個陶缸上蓋著一個木蓋,缸裡養著一尾小魚。
就要到冬天了,家附近這條山澗在第一場大學後就會上凍,到時,要取水就要到河邊。每次取回的水放在水缸裡,以防河水上凍,一時半會敲不開冰層。
缸裡養一條魚,它會吃掉附著在水缸上小雜質。如果沒有魚水缸裡的水在幾天之後就會變得黏膩,不能再引用了。
她把一半水倒進缸裡,另一半倒進銅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