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六百七十七、婦人之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六百七十七、婦人之仁 (3 / 3)

“難道你一點慈悲心都沒有。”

楞邊那佳可不懂什麼叫慈悲,他只知道憤怒和報仇。今天能近距離,親眼看著這些越軍被炸,心裡是多麼地快樂,其復仇感得到了很大滿足。不僅如此,他從這場炮戰中也感受到了,他父母和那些鄉親是如何慘死的,這就叫以牙還牙。

看著看著,楞邊那佳不由得想起了爹孃死時的慘狀,所以他眼圈才變紅。

楞邊那佳是聽不懂邊雨欣的話,但從表情上看出邊雨欣是在同情那些越軍,立時便憤怒起來,

“你是懦夫,你是判徒。”

一個孩子,在情急之下,哪還管你是什麼人,是客人也好,是主人也罷,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他都要立即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思想。

邊雨欣同樣聽不懂楞邊那佳在說什麼,但從他的這個派頭上,明顯看的出他是朝自己來的,是對自己發火。

“他,他怎麼了?”邊雨欣問劉漢林。

“沒什麼,在耍脾氣。”劉漢林當然聽得懂楞邊那佳在罵人,但是他不想告訴邊雨欣,怕她接受不了。

“我又沒招惹他,他為什麼這樣。”邊雨欣還是不解。

“算了,算了,我們到那邊去。”

劉漢林把邊雨欣拉到一邊,走向林深處,離楞邊那佳儘量遠一點。

邊雨欣和劉漢林消失後,楞邊那佳還是不依不饒。在他看來,所有向著越軍說話的人都是叛徒。

一個愛憎分明的少年,還不懂得太多社會人情大道理的一名小戰士,他們心裡裝著的就是殺敵,給親人們報仇。否則,他們也不會吃這麼多苦,跟這些成年人整天鑽山溝,吃野菜。

“行了,別鬧了。”焦團長大聲斥責楞邊那佳,“其實他也不想這樣,但考慮到兩國關係,邊雨欣又是中方重要人物,他不能不出來解圍。解圍是解圍,但不代表他就對邊雨欣沒啥意見。

其實,在楞邊那佳發火的時候,焦團長也在想,這個記者是什麼人,為什麼不愛憎分明。要知道我們炸的是敵人,是侵佔我們國家的壞人。按他的理解,同情敵人的人那就是敵人。只不過出於邊雨欣的特殊身份,他不好這樣說。

焦團長的這一思想不是孤立的,是世界上任何國家被壓迫民族都曾經有過的一種思想風『潮』。不僅在這裡,就是在中國的大革命時期,抗戰時期和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時期都曾經發生過。

在柬埔寨,同樣有過這樣一段歷史。主要是在波爾布特掌權的一段時間內,在柬革命陣營內部,還真的對這種思想的人搞過一次大掃除。這關係到革命立場和國家穩定問題,不能不重視。

焦團長一說話,楞邊那佳不再言語,在幾名戰士簇擁下,移到一邊低頭生悶氣去了。。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不單單是楞邊那佳,還有眾多戰士也有些不平。

一場莫明其妙的內部之爭,在接續不斷的炮火絆隨下終於有了結尾。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