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怕同強,即不是一個軍種,更不是直接長官,都是被日本鬼子趕跑的,回去之後還不知道上級怎麼說呢!沒準定個臨陣脫逃,逃兵什麼的,不是降職也得受處分。而他們幾個人,已經想好了,不準備再繼續當兵,過了江就回老家,所以他們不怕同強。無論是人數上的優勢,還是打鬥上的力量,他們都佔著優勢,既然如此,同強這個長官,在他們面前說話便不靈。想聽就聽,不聽也沒轍。
果然,同強沒有震住傷兵,不覺臉紅,一時語塞,看見其他幾個士兵跟著笑,轉而把火朝那幾人發:
“笑什麼笑,難道你們跟他是一路人嗎!還有沒有一點中國人的良心。”
同強還算是識實務之人,在這些散兵面前,沒裝什麼長官,老大,萬一惹起眾怒,誰又拿他這光桿司令當回事。現在,只有成林海一個人是他的衛兵,這能頂什麼用,能頂的住這幾個傷兵加在一起的威脅嗎?自然不能。更何況,這些士兵都是在槍林彈雨中討條活命回來的,逼急了,他們可是不要命的。所以,同強說話一直不敢刺激他們,比如說,違反軍紀拉出去槍斃等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家都在落難之中,這話還是少說為好,即使說了,誰又會去給你執法呢!到頭來,還不是句空話,還不是再被人恥笑,弄不好,還會引起譁變。
同強剛一說完,另一個士兵說:“都是敗兵敗將,有什麼不一樣的。都想活命,還講什麼良心。”
這句話明顯是衝著同強來的,同強一時語塞。
士兵說的沒錯,當官怎麼了,還不照樣被日本人追著跑,有本事跟日本人幹啊!你沒有,那還有臉在這說三道四。
應該說,此時最有底氣的只有吳凡宇。
同強因為沒做到,所以一時氣的被噎住,半不出話。其實,就是他想說,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對這幾人說什麼。比如對一個傻子,面向一個石頭,說再多的話有用嗎!
吳凡宇從前面走過來解圍。來到近前,他把柱子手裡的槍按下,然後對柱子說:“把槍收起來,槍是用來打日本鬼子的,不是打中國人的。”接著轉向傷兵:“老兄,聽你那話,你是瞧不上我這小兄弟了!”
傷兵輕蔑地一笑:“瞧得上這幾個字,用在他身上合適嗎!”
吳凡宇明知道他在汙辱護村隊,但也不惱,繼續說:“既然你瞧不上,比試比試如何?”
“怎麼比試?”傷兵看看自己愛傷的腳,擔心吳凡宇說讓他比武,他這個樣子,恐怕連個小孩都打不過。
“用你最擅長的。”吳凡宇給出一個條件。
傷兵眼睛一亮,目光看向柱子手裡的槍,繼而說,“你看我這腳也不會動,手還行,不如就用那槍,比槍法吧!”
吳凡宇微微一笑,“可以,那你看,跟誰比?”
傷兵上下打量吳凡宇,從他拿回那些槍,再看看他的氣質,意識到吳凡宇不簡單,還是不跟他比的好,轉頭看向柱子。柱子個頭小,僅比槍身高不了多少,打敗柱子,容易的很,到時在村裡人面前還能爭個面子,看誰還敢再對他說三道四,於是說:
“就他吧!拿槍的這個。”傷兵看向柱子。
吳凡宇點頭:“可以,不過,我這子彈有限,只能一人打兩槍,兩槍見輸贏。”
傷兵暗暗高興。
這裡沒人知道他的身份,只知道他是一名傷兵。傷兵名叫顧小雙,是新編37軍某團的一名狙擊手。部隊被打散後,他跟著其他部隊逃回來的人員翻山越嶺來到怒江,目的只有一個——回家。這兵他是不想當了,就想回家當一個普通老百姓。沒想到,怒江橋被炸,想回家回不去,只好落在了吳家村。
他曾是一個嚴格訓練出來的狙擊手,拿槍也了幾個日本鬼子,因此,他怎麼會把柱子這樣的孩子放在眼裡,當然對他們是不屑。
隨後,眾人跟著吳凡宇他們到村中的一處空地上等著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