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歡的就是這一點,只有內部不團結,堡壘才能從外部攻破,關鍵是內因起著變化。
日本人在東北搞“九一八”事變時,也是中華民國軍閥混戰最為嚴重時期。日本人正是趁著這種亂勁,才一點點地侵蝕到中國內地,不乏拉攏,強迫等等手段,這才有了以後的日軍大舉入侵中國的局面。
縱觀歷史,一個國家的成敗與興衰,與其內部的團結、分裂,矛盾鬥爭等密不可分。不然,老百姓怎麼會說“家和萬事興”呢!
同強看著這個場面,不覺激動的雙眼閃著淚花。
成林海也受到感染,想起他們倆脫離怒江大橋後,跟著難民四處奔逃,躲避日軍追殺的情景,不由的傷心,也跟著掉起淚來。
突然,在他們身後想起嘲笑聲,還夾雜著冷言冷語。
“哼,就憑這幾個人,還能頂的住日本人。”
說這話的,又是柱著拐的那個傷兵。
聲音不大,但如同熱油鍋裡突然迸進的一股冷水,刺啦一聲在鍋內炸響,不僅崩出了油點,還燙了人。
柱子佔在後排,第一個聽到,當時便起了怒意,“誰?誰他媽的瞎說。”
柱子個子不大,像個孩子,長槍背在身上顯得不太美觀。因為三八步槍比較長,對於矬個的人就顯的很不成比例,這便是為什麼日本人一直把步槍扛在肩上,而不是揹著的原因。
柱子很快弄明白說話的是那傷兵,瞪著眼問,“你還是不是中國人,怎麼一點骨氣都沒有。你怕日本人,我們不怕。”
這句話可把傷兵惹惱了,他頓時火往上撞,怒吼著柱子說:“你敢說老子怕日本人。想當初,老子在緬甸打日本鬼子時,你還在炕上尿炕呢!”
一句話引起圍觀的其他士兵嘲笑。
他們說的沒錯,柱子剛剛成年,還算是個孩子,而這傷兵早就上了戰場,還在緬甸等很多地方與日本人交過手。如果不是遠征軍戰敗,估計他現在還在部隊服役,沒準在哪個戰場上正與日本人搏鬥呢!他有這番經歷,當然不服柱子一說。柱子這麼說他,那就是藐視他,不僅小瞧他一個人,還小看了他們那支軍隊,他能不急嘛!
沒想到,柱子已經從吳凡宇口中知道了遠征軍一些事,又知道他們是敗兵,眼裡哪容得下一群散兵,所以跟著還嘴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何況你們也不算是好漢。當年勇不勇誰知道,沒準,穿著這身軍裝在軍隊裡混飯吃,白浪費了老百姓種的糧食。”
“說什麼,小兔崽子,信不信老子一棍子敲死你?”說著,這傷兵舉棍就要打。
柱子哪能示弱,刷地把槍從肩上摘下來,啪地一拉槍栓,槍口對向了傷兵,嘴裡大聲說著,“敢動,老子斃了你。”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他們怎麼會想到柱子動槍,也沒想到,這傷兵竟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想要打柱子。
這是一個想打,一個不讓,這才引發出了紛爭。
同強站出來怒斥傷兵:“你想幹什麼!不知道這是在開會嗎!”
對一般人而言,開會是件很嚴肅的事,誰違反了紀律便是擾亂會場,是對領導的不敬,對參會人員的不尊。傷兵來自於軍隊,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不過,他沒瞧的上吳家村的這次活動,也不認為這是開會,而是一次封建迷信,加上不倫不類的組織活動,所以他從心底裡沒看上眼,這才有了那番言論。
“這也叫開會?”傷兵繼續譏諷道。
“你說什麼叫開會?”同強火了,大聲指責傷兵,“你是軍人,連起碼的紀律性都沒有嗎!知道不知道什麼叫尊重。”
“哼,尊重?”眼瞅著比他矮半頭的柱子,“就這小屁孩,拿杆槍就想打日本人,豬鼻子插根蔥,也當自己是大象。見了日本人,還不嚇的叫爹叫媽。”說著,還學了聲羊叫,“咩......”引來另外幾個日本兵一陣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