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第1079章 牛刀小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79章 牛刀小試 (1 / 4)

戴安瀾,中國人氏,1904年11月生,安徽省無為市人,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生前為第5軍200師師長,犧牲後追任為將軍。

戴安瀾一直有個記日記習慣。這習慣真不錯,記住很多事,還留下了許多證據,從而見證了歷史。

同古戰役打響前,他在日記中記述了蔣介石對史迪威說過的一段話,從中也可看出,當時國民黨軍隊最高統帥給予這支部隊的評價:

“此次派出之部隊為中國軍隊之精銳,其勝敗之機,足以決定全部軍心之振頹,而且足以影響全國人民之心理。”

這是蔣介石原話。

他為什麼要叮囑,為什麼要擔心,似乎他看出了什麼,對遠征軍的結局,似乎先期有著某些預感。

這還不夠,蔣介石還在準備遠征軍出征的前期,在當年的3、4月間,幾次來到緬甸臘戍,親自佈置作戰任務,向英軍聯軍總司令韋維爾提出過在平蠻納或曼德勒組織會戰等諸多建議,並要求中國軍隊提早介入。

然而,韋維爾根本不聽不進去,一再拖延中國遠征軍入緬時間。

他在擔心什麼呢!

一是怕有有人會奪走大英帝國在這裡的利益。二是怕有人搶了抗戰的榮譽。三是底氣還挺足,覺得英軍能夠勝任此項工作,用不著別人幫忙。

所以,韋維爾一拖再拖,直到日軍大舉進攻,連連丟掉實地,終於看出了日軍不太好惹。雖然個子矮點,但拼命三郞精神可怕。這樣一支不講規矩的軍隊,英軍真的怕了。

英軍在一敗再敗後,得了恐日症,覺得如果一直這樣打下去,真有點國將不國的感覺,緬甸是如何也保不住了。。

“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

韋維爾終於放下姿態,主動找蔣介石講和。

“兄弟,我頂不住了,你們快來吧!”

時間有點晚,來得有點倉促。但沒辦法,中英既然有了盟下之約,那就得執行,多大的困難也要想辦法自己克服。

而此時,中國正經歷全面抗戰,戰事多,花銷大,國家能不窮嗎!生活都難以保障,更別提現代化裝備,汽車、大炮、槍支彈藥都是大問題。

如此艱難條件下,一股惱地讓10萬遠懲軍幾天之內就入緬作戰,困難還真是不小。

自古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首先擺在面前的,就是交通工具不夠用,運兵的,運送給養的等等全都供給不上。入緬後,要經過大山、原始森林等行動困難地區,如果防病防災能力差,天災人禍自然不能避免。

這麼多的困難,一時間如何解決?沒辦法解決,有困難自己克服吧!

後來,戴安瀾撤退到野人山時,曾在日記中寫道:“均呈被動之態勢,卒難挽危局。”便是此時的開局局面。

形勢再危機,條件再艱苦,讓你上也得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為這是上級下達的命令。

中國軍隊自古不乏這種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優良傳統。

啥也別說了,入緬吧!

中國遠征軍沒車坐,就踏著泥濘小路,翻山越嶺,穿越叢林,冒著綿綿淫雨,與天鬥,與地鬥,與毒蟲,與障氣鬥。經過幾個晝夜後,終於到達了指定地點。

中國軍隊終於來了,英緬軍老遠就看到,他們終於有了指望,有人幫著幹活,還要幫著背黑鍋,怎麼會不高興呢!

連晚宴都不用舉行,二話不說,把這一地區的所有防務全都交給了中國遠征軍。

按說,用人前,得先用好話哄著。但亞歷山大一點不客氣,管你願不願意,仍然是勝氣凌人地進行了交接。

“老兄,你來緬甸,可不是出國旅遊,是來打仗的,對不起,這些重活髒活全給你。”

給就給吧!誰讓我來幫忙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