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還要說下去,劉海生抽空急忙打斷說:“股長,飯要涼了。”
趙凱有個特性,只要思路對頭,又能碰到願意聽他說話的人,話匣子一開啟,便會滔滔不絕講個沒完,直到蠶絲吐盡而止。今天,他是在憋了一週之後,才會給劉海生講這個。劉海生知道趙凱這特性,擔心他說起了沒完,這才拿吃飯來提醒他。
趙凱思路被打斷,也意識到肚子餓了,這才端起碗,想起剛才劉海生說過旅長問起他的事,隨後又問劉海生:“旅長說要我幹什麼沒有?”
劉海生說沒有,旅長只是問問。趙凱不再言語,一邊吃飯,一邊想事。劉海生想起政治部小趙約他飯後打球的事,便向趙凱請了假,說他要去操場打球。
劉海生走後,趙凱的晚飯說什麼也吃不下了。索性放下碗,專心地又研究起大綱來。趙凱意識到,旅長問起他的原因,肯定還是在大綱的問題上,不是催,那也是著急。想到這,趙凱不由自主地感到內疚。他認為,旅長把制定軍事訓練大綱的任務交給他,雖說是職責所在,這裡面的信任程度要大於任何一方面。而自己卻遲遲沒有完成。時間已經過去一個星期了,首長能不過問嗎!
趙凱重新回到思路上,想要繼續撰寫大綱,但思路無論如何也打不開,總是圍繞著原有的固定模式,一二三地向下續。此時的大腦,就像是電瓶虧電的汽車,無論怎麼踩油門也打不著火。趙凱氣急,將膝上型電腦向旁一推,點著煙,狠狠地抽了一口。一抬頭,望見了牆上中國地圖,便不由自主地盯著看。地圖藍多,黃少,也就是說,地圖上顯示出的海洋部分佔了70以上,陸地僅為很少一部分。在海洋上,密佈著很多點狀的標誌,那裡是海島。看到這,趙凱突發冥想,為什麼不把訓練場設在海島上呢!
在今天的人看來,這太小兒科了,找個海島訓練有什麼了不起,把部隊拉上去就是。可是,在當時卻不那麼簡單,一是思想上還沒有認識到那一點。部隊對野外生存的技能,保障,方法知之甚少。二來海上的運輸能力不強,後勤保障欠缺。在今天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當時都是問題。而且,在當時,一部分主官的思想沒有把戰鬥力放在第一位上,無論訓練還是學習,考慮過多的還是安全係數,不出問題,保平安,只要按著大綱完成科目,年底立功就有八九成的把握。如果出了問題,儘管你的成績不錯,效果很好,但也會是一票否決,先進單位跟你不沾邊,不挨處人已經不錯了。因此,有很多部隊,為了爭榮譽,保位次,不敢去冒險,事事求穩妥。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去敢做第一個吃螃蟹人。
現在,趙凱有了想法,為什麼不把部隊拉到海島上訓練,讓部隊吃住在海上,訓練在海上,一切都圍繞著水字做文章。對,就這麼制定計劃。一下子,趙凱想通了,思續也隨著這個思路噴薄而出,如洩洪的的江水,嘩嘩向外急流奔放,隨後便一鼓作氣完成了大綱初稿。
這時,趙凱抬手看看腕上的手錶,已經是夜間十一點多。他估計吳江龍還沒有睡,便想要把大綱給他看,於是來到旅長辦公室。果然,趙凱看到吳江龍辦公室的燈亮著,這才鼓著勇氣,敲開了旅長辦公室。
趙凱進來,吳江龍問他,這麼晚了還不休息,有什麼事嗎?趙凱打立正說:“報告旅長,訓練大綱已經完成,請您審閱。”
吳江龍半是吃驚,半是認真地說:“這麼快,按我的想法,最少還得有三天。”
趙凱半開玩笑地說:“如果我再多一天,旅長定會上門來罵人。”
吳江龍也笑了:“你小子說對了,還真有這可能。不過,我知道這個大綱有點難度,所以沒催你。”吳江龍這叫知人善任,或是說信人不疑。他知道趙凱有這本事,越是難事,越難不倒他。無非就是時間花的多一些。所以儘管自己著急,但還是抱定一個想法,不能催,等,他要給趙凱足夠的時間,讓他琢磨透了,才能制定出一個切適可行的陸戰旅訓練方案來。
在讓趙凱制定方案的同時,吳江龍也沒閒著。做為一名指揮員,不能什麼事都指望下給級給你做好了,坐在辦公室裡只等簽字。要未雨綢繆,思路在前,問題擺在前,別人沒有想到的,要先想到。這樣,在下級彙報時,才能果斷地做出正確判斷,下定決心,不會因某一件事,而讓下級等著批文,一等就是好幾天,總是說,“我先看看,我還沒看。”擺出一副大爺的態度,而影響了工作效率。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的“官樣”。
所以,吳江龍看了趙凱的方案後,心裡頓覺舒坦,正與他幾天來思考的方案不謀而和。正應了那句話,“英雄所見略同。”隨後,吳江龍與趙凱又討論了幾處細節問題,對方案做了進一步完善。
旅長辦公室的燈光一直亮到天明。大門口站崗的哨兵,換了三次崗。每當換上來的哨兵上崗時,不由自主地會問,“旅長還沒休息?”
似乎這已經成了常態,特戰旅的戰士們都知道,他們旅長是“工作狂”,“打不死,累不垮的鐵人。”對於吳江龍的傳奇經歷,從軍官到士兵沒有不知道的。因此,他們為有這樣的英雄當旅長,又怎麼能不自豪呢!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