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宮中多年,從一個才人一路走到今天的地位,不說手段,在宮中的耳目自然也不少。秦王‘穢亂宮廷’的事兒一出,她很快就得到了訊息,但她沒有絲毫慌亂。老五的性子她瞭解,謹慎小心,府裡雖然也有幾個小妾,但一直和王妃感情很好,絕不會因為女色而昏了頭,更別說在宮中犯了兒子的忌諱。
震驚之後,她立即意識到,有人陷害老五。
但她深知兒子的脾氣,無論老五是不是遭了旁人的算計,這事兒總歸是讓兒子聯想到了不光彩的過去,遷怒老五。她這個做母親的,若是出面阻止,只會讓兒子不堪。所以她不動聲色,讓手下的人去調查,並且派人給賢妃傳話,讓她不要慌亂。
只要查出了證據,那便是有人蓄意謀害皇子。老五今日受的責罰越重,來日真相大白之時兒子對他的愧疚便越深。暫時剝奪權利算什麼?只要還在這皇城裡待著,就有翻身的可能。
可惜她那個侄女兒實在是沉不住氣,居然直接跑到了崇政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生的兒子她不瞭解?這個時候侄女兒不乖乖的呆在自己的宮裡盤問宮人調查事實,卻跑來兒子跟前求情喊冤,不是自掘墳墓麼?
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太后又氣又無奈,又擔心侄女兒說話不中聽越發觸怒了兒子,只好親自過來一趟。剛一進殿,便瞅見她哭得悽苦哀怨的模樣。再看一眼兒子垂著眼卻掩飾不住陰霾的臉,差不多就能聯想到方才兩人之間的爭執有多激烈了。
心中嘆息一聲。
但看北靖王妃以及如今挽心殿那位挽妃的姿容氣度,便知道兒子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了。侄女兒在宮中呆了二十多年,心機手段沒學到半分就算了,連最基本的端靜優雅都沒學到一二,如何能得兒子喜歡?
她孃家式微,所以才委託兄長送了女兒入宮為妃,也為家族增光。卻沒想到,這個侄女兒如此的不堪大用。
“起來吧。”
失望歸失望,太后卻還是不得不維護賢妃。
“今兒個發生的事我都聽說了。”
她用的是‘我’,不是哀家,也就代表著以母親的身份來和兒子侄女兒談論家常,而非以太后的身份處置後宮之事。無形間讓宣武帝因被兒子勾起陳年往事的難堪心裡稍稍淡化,臉色自然而然的柔和了些許。
賢妃雖沒什麼心機,但到底還不算太笨。姑母一來,她立即就找到了主心骨,忙站起來扶著太后的坐下,低著頭首先認錯。
“驚動了姑母,是含蘊的錯。”
太后看她一眼,對她的態度還算滿意。便又看向微微擰眉不語的兒子,嘆息一聲,道:“中宮有皇后,照理說這些事不該我插手。但長休那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縱有微瑕,卻不會荒唐到如此地步。”
宣武帝抿著唇,沒說話。
“皇兒不覺得太過蹊蹺了麼?長休若真對那宮女有了什麼心思,直接問含蘊要了她就是,何必鬧出這許多亂子來授人把柄?今日又是含蘊的生辰,他再怎麼糊塗,也不會讓自己母親臉面無光。”
太后一番話說完,宣武帝神色已有所觸動。他並非昏聵之人,起先只是太過憤怒才未細細思索其中關竅,如今經過母后這麼一提醒,頓時蹙了眉頭。
老五有野心,他知道。但品行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就是個宮女,還不值得老五犯下穢亂宮闈之罪。
那麼,就有可能是被人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