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嘆了口氣道:“論理這些話不該我說,只是若不告訴妹妹,心中實在不放心,這些話都是我的肺腑之言,聽與不聽都在你,只希望妹妹從此心裡有個底才好。”
她遲早要離開賈府,要改變黛玉的命運,只有讓她認清現實,自己振作起來才行。
黛玉拭幹眼角的淚,哽咽道:“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兄弟姊妹,我長了今年十三歲,竟沒一個人像姐姐這般教導我。
若不是姐姐提醒,我竟連犯下了大錯都不知道。”
俞青輕輕拍了拍她的肩,微笑道:“妹妹不怪我多事便好。”
黛玉慌忙搖頭,“姐姐一心為我,我謝姐姐還來不及,怎麼會怪你?
從今日起,我便認姐姐當親姐姐。
我年幼無知,又無人教導,許多事情都不懂,如果我有哪裡做錯的,望姐姐多提醒我。”
俞青聽她語氣鄭重,心下微微一鬆,點了點頭,笑道:“妹妹放心罷,只要你不嫌我多嘴,屆時一定直言不諱。”
黛玉將腦袋靠在俞青肩上,悶悶道:“那依姐姐的意思,我日後該如何與寶玉相處?”
俞青沉吟了片刻,道:“不遠不近便可,頭一件便是讓丫頭婆子們嚴守門戶,不可再讓寶玉隨意出入你的閨房了。
第二便是平日遠著他些,言行上注意些便可,倒也不用避如蛇蠍。
不論這門親事成與不成,到時候也有個退路。”
黛玉聞言,微微鬆了口氣,她與寶玉自幼一處長大,心意相通,情分遠比別人要好,一下子驀然疏遠頗為困難。
俞青自然知道黛玉的心思,卻也沒有多勸,人都有逆反心理,說太多反而無益。
在她看來寶玉並不是黛玉的良配,他雖對黛玉情深意重,但太過多情,性子又軟弱,遇事只會逃避,沒有絲毫擔當。
幸而如今還沒有發生原著中的共讀西廂等事,黛玉雖對寶玉有情,但兩人年歲尚小,還沒有到銘心刻骨,非君不可的地步。
黛玉心思純淨,等她日後知道了寶玉的種種作為,自然會明白該怎麼選擇。
俞青翻了個身,拿起枕邊的懷表看了下時辰,發現已經是子時了,“時辰不早了,早點睡吧。”
黛玉應了一聲,依舊思潮起伏,良久後才朦朧睡去。
…………
經此一事,兩人之間的情分越發好了,黛玉也直呼俞青姐姐,並不提名道姓。
黛玉身子弱,俞青精通醫術,給黛玉診脈後重新擬了飲食單子,一應藥餌飲食,皆十分精心。
寶玉在一次擅闖閨房,被俞青教育了一通後,便有些敬畏這個二姐姐,等閑不敢惹事,又有紫鵑等人嚴守門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出入黛玉閨房。
加之黛玉多數時間都與俞青一處住,十天裡倒有八天住在綴錦樓,兩人不知不覺便疏遠了。
黛玉初時有些不習慣,不過後來跟著俞青一處讀書,下棋作畫,也慢慢適應過來,日子過的甚是悠閑。
俞青也經常講些外頭的風土人情、民生疾苦給她聽。
沒想到黛玉對此極感興趣,倒把那傷春悲秋的性子改了好些。
賈母見她們姊妹和睦親香,十分喜悅,因著上次流言的事心疼黛玉,便時不時便打發鴛鴦來送些東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