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抬手止住了眾人的議論,沉聲道:“此事我意已決,眾卿不必再議,自明日起,各部諸事皆上奏於皇上,不必再送往壽康宮了。”
姚啟聖跟著俞青的時間最久,見狀便知她主意已定,當下閉緊了嘴吧不再多言。
其他人見狀,也默默退了下去。
宗室一幹老臣卻是大喜過望,隨著康熙年紀漸長,這親政之事也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這些年大清的變化他們不是看不到,只是皇太後再英明神武,那也不姓愛新覺羅,長久把持朝政終究不妥。
原本攝於太後威勢,眾人不敢多言,今日接到通知請他們上朝,心下原本還有些惴惴不安,以為會是什麼禍事,沒想到沒想到是喜從天降,太後竟會主動退出朝堂。
此事能和平解決再好不過,眾人歡喜的同時也不禁心生敬意,平心而論,若是換了他們,絕不會捨得這麼輕易放下這偌大的權利。
當下恭恭敬敬的跪下行禮:“太後聖明,臣等遵旨!”
其他人見狀,對視一眼,也不約而同跪了下去,“太後聖明,臣等遵旨!”
康熙六年四月,母後皇太後還政於皇帝,年滿十四的康熙皇帝親政,母後皇太後退居南苑,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康熙六年七月初七日,上聘皇後赫舍裡氏,行納採禮。九月初七日,為第二日為大婚吉日,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之後行大徵禮,冊立索尼之女為皇後。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又是一年冬,臨近除夕,紫禁城內上上下下又開始忙碌起來。
乾清宮內,康熙批閱完最後一份奏摺,放下朱筆,揉了揉額角。
年下事多,幾乎都湊到一塊兒了。每日光是看各處送來的摺子就要花上好幾個時辰,饒是他身體素來強健,此時也有些疲憊。
梁九功輕手輕腳上前,把熱茶放在案上,輕聲道:“萬歲爺,您都忙了一個多時辰了,要不要歇一會兒?”
康熙擺了擺手,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呼了口氣,靠在椅背上,道:“皇額孃的鑾駕現在到哪裡了?阿思海可有信傳來?”
阿思海是虎賁軍的佐領,奉康熙之命前往廣東迎母後皇太後回京,已有三個月了,算算行程也快到了。
梁九功忙道:“阿思海大人今早傳信過來了,母後皇太後的鳳駕已經抵達通州了,明日晌午便可到了。”
康熙聞言,神情驀然柔和下來,眼中浮現喜悅之色,精神也忽然好了起來,笑道:“皇額娘一去五年,總算是回來了,梁九功,傳話下去,讓文武百官明日午時去京城城門侯著,恭迎母後皇太後。”
梁九功答應了,正要出去傳旨,又被康熙叫住了,“慢著。”
梁九功聞言頓住,垂手站著。
室內沉默片刻,康熙嘆了口氣,道:“還是算了,皇額娘素來不喜這些排場,如此興師動眾,只怕反而會惹她老人家生氣。
這樣罷,大臣那邊便罷了,你去宮裡傳話,讓阿哥們明日午時前都到乾清門候著,另外讓皇後帶著各宮主位在壽康宮前相迎。”
梁九功應了,命人下去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