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康熙與佟佳氏爭執時雖特意避開了外人, 但還是有人偷偷報到了俞青耳邊。
俞青聽完, 輕嘆了口氣, 怪不得這兩日玄燁神色有些不對, 原來是因為此事。
權利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她還記得當初的佟佳氏是多麼謹小慎微,沒想到在太後的位置上坐久了,這野心也變得這般大了。
不過這事也提醒了她, 玄燁已經長大,這朝政確實應該交給他了。
這麼些年下來,她身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也不可避免出現些為謀私利而打著她的名號行事的。
還有那些野心膨脹的, 已有不少人暗示過, 讓她效仿武後, 她雖然沒抱私心,但長此以往定會釀成大禍,那她這些年來的努力也就白費了, 是時候該結束了。
又是早朝時間, 乾清宮外聚集了一大批等待朝會的大臣們。
如今朝會的規矩早已改了, 原本的早朝時間是寅時, 也就是淩晨三點。
說起來上朝也是件辛苦差事,其他時節還好,這大冬天的,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實在太折磨人了。
年紀大點的老臣更是難熬,頂著風雪上朝, 在朝上一站就是一兩個時辰,折騰一通下來幾乎能去掉半條命。
因此俞青便改了規矩,由原來的每日一朝改為五日一朝,朝會時間也從寅時改為卯時。
當初這事提出來的時候滿朝無一人反對,大臣們罕見的達成了一致,心裡都高呼太後千歲。
而自從改了規矩,除了幾次大型的朝會,每次來的人數也減少了許多,三品以下都不必上朝,若有宣召則會另行通知。
然而不知為何,今日來朝的大臣卻比往日多了一大半。
姚啟聖看了眼烏泱泱的人群,見連宗室的幾位老王爺都來了,心下暗自疑惑,今日怎麼來了這許多人?莫不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姚大人,今日人來的這般齊全,可是太後她老人家有什麼要事吩咐?”戶部一個大臣耐不住心下好奇悄聲打聽道。
他們這批人都是京城書院出來的,自然而然打上了皇太後的標簽。他們大多是貧寒出身,素日裡也會互通訊息,頗為親近。
人人皆知姚啟聖是太後一手提拔起來的,從名不見經傳的落魄書生一躍成為大清朝的內閣大學士,這傳奇經歷讓許多人都羨慕不已。
姚啟聖搖了搖頭,“我也不清楚,之前並未聽到什麼風聲。”
心中有些不安起來,總覺得今日會發生什麼大事。不過直到議完朝政,也沒發生什麼事,不禁暗笑自己疑神疑鬼,明明太平無事,偏要多想。
然而片刻之後,發生的事讓他將這四個字吞了下去:太後還政,退出朝堂。
殿內一陣靜默,眾大臣面面相覷,萬萬沒想到俞青竟會這麼突然交還手中權利。
康熙也是滿面驚愕,半晌才反應過來。“母後,兒臣惶恐,還請您收回成命。”
俞青微微一笑,“不,這幾年你很好,母後已經沒什麼可教你的了,當初是因皇上年幼,又受先帝遺命,哀家這才暫攝朝政,如今皇上已經長成,這肩頭的擔子也可以放下了。”
以襄親王為首的一幹大臣互視一眼,上前行了一禮,道:“還望太後娘娘三思,皇上尚且年幼,這朝政之事還需您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