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此舉自然不只是為了賺錢,後世清朝落後於西方諸國,一是因為閉關鎖國,二是科技落後。
若能早些把新科技的技術帶回來,日後泱泱大國也不會被人打上門來無還手之力,淪落為奴,處處受人欺辱。
那恥辱的百年,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的痛,這也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
孝莊聞言,沉吟不語,其他的她倒沒怎麼放在心上,番邦之國終究是蠻夷,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只是這國庫空虛確實是個問題。
這幾年來八旗人口增長極快,若按這個速度,日後必定是個極大的負擔,國庫根本支撐不了,既如此,倒不如依孟古青的法子,讓他們去外面試試。
俞青也不急,端著茶盞喝茶。
半晌後,孝莊抬起頭,道:“其他的倒沒什麼,只是出海就要造船,還要購買貨物,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今連年用兵,國庫空虛,根本沒有這麼多銀子,朝堂上也不會同意。”
俞青聞言便知孝莊動搖了,放下茶盞道:“造船的事姑母不必擔心,這船隊既然是我提議組建的,自然不用朝廷操心。
銀子可以私下籌募,我可以出大頭,剩下的有意願的可以出。至於朝廷方面的看法,這並不是國事,只是我一時興起弄只船隊而已,用不著國庫出銀子,文武百官想來也沒什麼說的。”
孝莊聞言,低頭沉吟片刻,猶疑道:“八旗的人未必會願意參與此事。”
對於旗人經商,朝廷本身沒有成文的禁令。但是在清代前期,八旗人口較少、旗內的官缺、兵缺較多,旗人幾乎人人都能有餉,生活富足。
在這種富足的情況下,漸有了鄙夷商賈的思維。
但俞青知道,到了清中葉之後,人口激增,而旗缺數量未變,官缺、兵缺自然不能滿足如此的人口,八旗旗民漸漸遊手好閑,不事生産,不務正業,到了晚期更是沉迷鴉片,給社會安定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低頭思索片刻,俞青抬起頭道:“沒有人願意參與的話也沒關系,第一次航行不過是試驗而已,可以一步步慢慢來,東瀛與高麗就夠了。
如今八旗雖然大多生活富足,但仍有少部分人生活困窘,有這個賺錢的機會,未必不願去。
可以挑一些老實勤快的入船隊,其他方面的人手可以招收漢人,只是海上也還是有些危險,難免會碰到倭寇海盜,還是需要有官兵押船,以策安全。”
等他們看到其中的暴利,只怕會上趕著加入,不必擔心他們會不動心。
孝莊聞言,半晌不語,許久後方道:“你的意思是想建一支海上軍隊?”
俞青知道她的顧忌,解釋道:“只是海軍衛隊而已,至多不過數百人,況且只是在船上護衛貨物安全,又不能上岸,不足為患,姑母大可放心。”
現在她背後雖有科爾沁和貴太妃支援,但也不好直接插手政事,只有另闢蹊徑。
孝莊沉思許久,道:“讓我再好好考慮考慮罷。”
俞青知道孝莊遲早會同意的,當下也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