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問她,“小姐呢?”
琅嬛哪兒想得到她會也來問自己,所以先是一怔,而後抿嘴笑:“沒想過。不過從前倒是常在困擾,應該娶一個怎樣的姑娘。”
外間動靜忽然大起來,琅嬛掀簾出去,瑤草跟在她身後, 替她撐著傘。她下了馬車,往監押的官員落塌處去,一路走,一路看見兵衛在整理著東西,看架勢,是要再在此處停留一日了。也許等雨停。
她走到那官員帳外,徑自站住了。瑤草會意,將傘柄交給她,自己打簾子進去說話。
她就站在那兒,撐著一柄傘,看遠山被雨洗刷得空靈,如果有閑情,她或許會將此景畫下來,興致上頭,還能賦詩一首。
山河壯美,盡在筆尖。所以她骨子裡到底是個文人,酸腐在血肉裡,去不掉的。所以她此時站在帳外,不知迂迴,獨等風景。
可這風景,表面寧靜,誰又知道暗中藏著多少風險,要來奪她的命。
她的血,能在這塊土壤中,開出花嗎?
她怔怔不能語,還是後來瑤草出來,打斷她的胡思亂想,問她:“楊大人說,雨天行船不便,只好先在此處再落腳一日。”
她回神:“沒什麼不便的,這雨擾不出大風波來。早行路,楊大人也能早些回京複旨,不必空費時間,荒廢在邊蠻之地。”
瑤草知道她的打算,也料到她是這樣的答複,忙應一聲,回身入帳去交涉。
琅嬛不擔心。楊大人什麼為人,她清楚,加之他親眼瞧見了這一路蘇卷冰對她的態度,想必不敢忤逆她。
果然,這次瑤草很快就出來了,回稟她:“楊大人說這樣也好。”
於是攙扶著她往回走,先去父母車中看了看,敘幾句閑話,再回自己馬車中。
半個時辰後啟程往河邊走,約一個半時辰,到了岸邊。
楊大人早幾日就吩咐了人去向最近的官府借船,此時一艘大船正安靜停在岸旁,等著他們。琅嬛注意到,附近還停有一艘小破船,風裡雨裡,顫顫巍巍。應該是當地農人自家的,擱置在此處,方便平日裡載人渡河。只是現今對他們而言,沒什麼用。
楊大人過來了。先請他們下馬車,然後讓兵衛把那輛馬車卸了,抬上船去。他解釋道:“水面上是個什麼情形還不知道,先試試水。”又吩咐人牽馬上去。
琅嬛對他的安排沒有意見,挽著黎夫人的手,自在一旁閑聊。
雨仍在下,雖然小,還是有涼意貼膚而入。
琅嬛回首,吩咐替她撐傘的白蘋,“去找件披風來。”白蘋領命,另撐一傘,跑去找了。琅嬛則從她手中接過傘,自己替黎夫人打起傘來。
黎夫人一邊看著從天際墜下的雨珠,一邊握住她另一隻手,輕拍道:“急什麼呢?多在這處歇歇,也沒什麼的。這雨天行船,萬一出了什麼事情——”
她打斷這話,堅定道:“不會出事的。”
幾炷香時間過去,那幾艘船已經來回好幾趟,說不上風平浪靜,但好歹平安。
楊大人過來請他們上船,對著黎晟,倒很尊敬:“黎老大人,先上船吧。”
黎晟點頭,攜夫人過去。
琅嬛送他們到岸邊,自己卻不急著上去,只道:“爹孃先登船渡河吧。”
楊大人見她不上,自己是監押她的人,也不好登船,只好道:“是不急,慢慢來,穩妥些。”
黎夫人本想問的,但聽他說到穩妥,心想也是這個理。真有萬一,總不能一家人都一塊兒栽下河去。她牽著琅嬛的手,道:“娘在岸邊等你。”
黎晟笑:“什麼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