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湘軍全軍覆沒,滿清的中樞機構軍機處,也有了一番大變動。
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四年的漢臣彭蘊章,被咸豐逐出軍機。
彭蘊章堪稱是清朝歷史上第一位掌握實權的漢族樞臣,聖眷頗隆。
當年,江南、江北大營大敗,兩江總督何桂清逃往上海,閩浙總督黃宗漢投降革命軍。
這兩人都是彭蘊章的同年、死黨。
那時候,坊間便有議論,說彭蘊章要跟著倒黴。
沒想到,咸豐依然讓他領班軍機。
這其中別有奧妙。
因為肅順執政雷厲風行,權勢炙手可熱。
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都以親王之尊,成為肅黨。
咸豐需要彭蘊章制衡肅黨。
沒想到,彭蘊章過於保守,不敢大刀闊斧改革,作為領班軍機大臣竟然壓不過肅順。
湘軍大敗,彭蘊章是領班軍機大臣,責任最大,被逐出軍機。
這個時候,清朝亡國之兆已彰,咸豐也顧不上平衡朝臣勢力了,乾脆讓肅順進了軍機。
肅順之外,軍機處又有穆蔭、杜瀚、匡源,兩滿兩漢。
穆蔭隸屬滿洲正白旗,為人最會做官,早年由官學生考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翰林侍讀。
他是個典型的滿洲貴族,會做官而不會做事,為人和氣,不結黨營私,受到咸豐的重視。
穆蔭進入軍機最早,班次在前,充任領班軍機大臣。
但杜瀚、匡源皆為肅黨,穆蔭自知不敵肅順,在任上一無所見,“垂拱而治”
,對肅順唯命是從。
御前會議結束,幾位軍機大臣留了下來,與咸豐商量大事。
向來皇帝召集軍機大臣開會,關防特嚴,任何太監不得在場。
打簾子這種小事,都由排序最未的“打簾”
軍機親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