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仁義,但要身為帝王的話,還是與政哥相差太遠了。
“長公子謬讚了!”趙勝邀請長公子入座,同時也責令下人泡兩壺茶水上來。
等到茶水備齊後。
扶蘇端起了面前的茶水,放到嘴邊輕抿了一口。
“好茶!”扶蘇忍不住誇讚道。
“入口苦澀,後有回甘!”
扶蘇不由得更加好奇起面前的趙勝,不僅能製出紙張這等奇物,就連茶湯也與大秦的茶湯與眾不同。
“長公子若是喜歡,我這裡還備了些炒茶。”趙勝很是客套的說道。
扶蘇再一次施禮道,“那就多謝少府了。”
扶蘇對於面前的趙勝也是充滿了好奇,不知為何,在趙勝的身上,還能察覺到一些親近感。
“先前少府還未回來時,注意到少府這裡有許多書籍,唯獨少了儒學,扶蘇對此有些好奇?”扶蘇的目光也是一直落在趙勝的身上。
趙勝清楚的知道,扶蘇正是儒學的擁護者。
不然也不會老是和政哥持反對意見。
儒家與法家,本身就會是對立面。
政哥堅信,只有依法治國,才能管理大秦,統一社稷。
但扶蘇更在乎的則是民生。
趙勝沉吟道,“回長公子,儒學我也曾有閱之。”
不過,對於現在的儒學,趙勝還是相當的不看好。
至於後世,為什麼會出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那是因為,那時的儒學也已經經過董仲舒的改良,在儒學中也加入了一些法家,道家,還有陰陽家的學術,弄會貫通,所建立的新的儒學思想體系。
這時的儒學,才可以說是真正的興起。
在此之前的儒學,便就是愚儒。
扶蘇也是看出了趙勝對儒學的並不看好,但是並不氣惱,而是虛心請教道,“不知少府覺得儒家與法家,孰強孰弱!”
“長公子,是要聽真話?”
扶蘇也是愣了愣,隨即點了點頭。
“在在下看來,現在的儒學,也就是愚儒。”趙勝也是毫不留情面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