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在廚房拾掇碗筷的功夫,路寬竟然要告辭了,聽李母絮絮叨叨的囑咐,就跟這是已經多麼相熟,和特別親密的晚輩似的。
“路寬,謝謝你今天來陪我們共度週末,也歡迎你下次再來。”李小梅也跟著往外相送,最後又利用了一把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
“應該是我謝謝你們母女兩個的盛情款待,讓我又感受到了家的滋味,我們下週見。”
路寬手裡還拿著跟李小梅借用的兩盤錄影帶,算是小有收獲。看他的笑容,是真心實意的。或許,能在遠離家鄉的時候,有這樣一對母女肯招待他共進晚餐,真的令他很開心吧?
送走了路寬,母女兩個回到家裡,李小梅沒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媽,你怎麼就想到了請路寬到家裡吃飯的?我跟路寬並不熟,就在比賽的時候見過一面,後來託他幫我打聽了點兒事兒。”
李母的回答,特別簡單,特別出乎人的預料。
“這孩子,在電話裡說話的音兒,跟你哥一樣。”
……
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理由嗎?上了年紀的人的世界,年輕人真心不懂。
路寬就這麼登堂入室,走進了母女兩人的世界,原因就是這麼奇葩。
偏偏李小梅就沒有聽出來,路寬哪兒有腔調、音色,跟哥哥李國慶有相似之處了……
老太太這是思念他兒子了,對吧?
一直繃著,都不肯接李國慶打來的電話,不肯跟他兒子兒媳婦說話交流,其實,內心裡肯定思念人家,思念到不得了的地步,以至於,聽到某個陌生人的音調兒像她兒子,就親熱的什麼似的,非要邀請人家來吃飯……
李小梅決定,自己偷偷給哥哥打個電話,說說今天這頓晚餐的經歷。
468重男輕女的重症患者
李小梅想到就做到了,當天晚上,在母親拿了要刺繡的衣服,去對門兒大蘭阿姨家做活兒的時候,她撥通了張若彤快餐店裡的電話。
其實這段時間,兄妹兩個常有電話聯系,李小梅知道他們夫妻兩個的近況。據說是真的找了個保姆,十幾歲的小姑娘,初中沒唸完,出來打工的,能幫著搭把手看孩子。讓張若彤一家子人,可以分出精力來照管快餐店。
李國慶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盯在他的廠子裡。電氣焊的活兒是挺多的,他手下如今僱用了六七個小工,緊張的時候就沒白沒夜的幹。
電氣焊廠子裡沒裝電話,小梅只能打到快餐店這邊,李國慶不在,張若彤過來接的電話。
“小梅,最近過得怎麼樣?咱媽她……在省城好嗎?”
“嗯,挺好的,咱媽在這邊也有事做,還掙了點兒錢,天天忙著做衣服。”
李小梅在心底略略糾結了一下,還是對張若彤說了今天晚餐的事情。
沒想到,就這麼個簡單的事例,張若彤在電話那頭兒竟然哭了起來。
“小梅……你放心,你嫂子我不是不懂事的人,咱媽只是想家了,想你哥,想他孫子了,等你哥回來我就跟他說,叫他馬上去省城,把咱媽接回來。”
“若彤姐,我打電話不是這個意思……”,李小梅想要解釋,卻不知道從何解釋。
張若彤在電話那邊也冷靜了些,說話比較有條理“小梅,其實我們特別感謝你跟小紅,把咱媽接到省城去住了這麼長時間,我們確實輕鬆了不少。但是,給咱爸咱媽養老,畢竟還是我們的責任,不能老是牽累你們……”
這下子,李小梅更是不知道從何說起了。也別怪李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認為生兒子才是能給自己養老的,你看人家做兒媳婦的張若彤,不也同樣是這個思想嗎?
家産要留給兒子,養老的責任,也是兒子的,這已經是約定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