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的酒樓幾乎每一道菜都是經過了漫秋兒的手,可是對外,古之道和漫秋兒都沒有對誰提起過。
可酒樓的食客不減反增,看樣,他們對漫秋兒的手藝,越發的認可了。
即便是張掌櫃都不知道,這半個多月以來,古之道幾乎讓漫秋兒全權掌勺,每一道菜都在旁邊囑咐著鹽下多少,糖放幾何,何時加醋。
古大廚的拿手菜,幾乎一樣不落,全部授予了漫秋兒。
對於古大廚的悉心指導,漫秋兒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每個白天在酒樓學了菜色之後,黑間便回到家裡,將這新菜燒給全家人吃。
這家裡人除了贊口不絕之外,更能給漫秋兒提出好意見。
在酒樓對壘塞的那天,比賽的長街上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這參賽的廚足有百八十個。
這比賽只持續三天,這三天之後,就分勝負。無論這參賽的廚有多少,三天之後,只會有一個人能站在最後的擂臺上。
一張碩大的擋板,前面擺了兩個土灶,後面擺了兩個土灶。四面大紅布簾垂下。
四組限定的食材,要求每位選手在特定的時間裡完成的一道菜。
三名頗具威望的評審員,是從臨江和皇都的大酒樓退下來的一把手,最有資格評定一道菜的優劣。而評審的過程,也十分的考究。
同樣的食材可以做出不同的菜色,隨機發放的食材,選手們做出來的是什麼菜餚,三位評審並不清楚。
在品嘗菜色的時候,觀其色香味,皆是優上者,自然被選為勝出者。
而三年一度的酒樓對壘塞之所以被廚師們如此重視,是因為其比賽內容的趣味性以及隨機性。
每一場比試會有不同的比賽條件,譬如這第一場比試,便是要求在一個時辰之內完成,早一分,不行,晚一分,同樣不行。
一個時辰,或許對吃酒菜的食客來,算不得什麼,但這後廚的廚們習慣了酒樓做菜上菜的節奏,若是一道菜真真要等上一個時辰才能做好,那也太慢了些。
對於有些廚來,要把一道能在三炷香裡便能完成的菜色抻到一個時辰,實在有些為難人了。
而舉行這場比賽的臨江城天香樓掌櫃的態度十分明確:如果哪位選手覺得為難,大可不必如此為難的前來參賽。
盡管如此,還是有大批的選手前來參賽,甚至有一些飯館、茶鋪的老闆都前來參賽,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冠軍這一頭銜可以得到的豐厚報酬。
天香樓的掌櫃準備了三百兩白銀,只要這冠軍一問世,便將三百兩白銀雙手奉上,絕不怠慢。而獲勝者更是可以選擇留在家鄉或是跟天香樓掌櫃去天香樓做事,一切,全憑自願。
漫秋兒正是因為那三百兩白銀而動了心。
她原本的手藝就不錯,而今又拜在古之道門下,一露面,變成了各大賭坊中賭客爭相下注的物件。
選手中,還有另外幾名也頗負盛名,同樣是賭坊中呼聲頗高的物件。
歡迎大家多多留言收藏目前一天兩更喲
推薦本人的另一本書《男主,我是你的粉兒》he結局,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