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遊戲競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315章 史料中真正隱藏的東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15章 史料中真正隱藏的東西 (2 / 5)

史料記載,在玄武門之變真正發生之前,有一段「眾府僚力諫秦王」的戲碼。

一向殺伐果斷的秦王在如此緊要關頭卻猶猶豫豫、推三阻四,完全沒有平日的勇武果敢之風,而他的手下個個心急如焚、拼命苦勸,甚至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秦王看。

如此折騰了許久,秦王才最終下定決心。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一種可能,更有可能是歷史的真實?

李鴻運的目標是儘可能復現真實的歷史,這一段雖然看起來不會對結果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卻有可能影響這個事件的完成度,導致通關失敗。

所以,即便是一個看似不那麼重要的細節,李鴻運也得仔細斟酌一番。

考慮許久之後,李鴻運讓時間稍稍倒轉回去,還是讓眾人上演了「力諫秦王」的戲碼。

他這麼做,當然不是照抄史料,而是結合當時的情景深入分析了一番。

很多人在解讀這段史料的時候,往往會有兩種看法。

第一種,認為史料有問題。如果秦王當時表現得特別迫不及待,那顯然不符合他「重視兄弟感情、迫不得已發動玄武門之變前內心十分矛盾掙扎」的聖君人設。

所以,後來的史官故意編了這麼一段情節。

第二種,認為秦王雖然決定發動玄武門之變,但內心中確實還是對太子有兄弟之情的。在戰場上他雖然殺伐果斷,但那畢竟是對敵人,而此時他的矛頭是自己的兄弟和父親,出現猶豫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

而李鴻運覺得,這兩種看法應該都不是真相。

秦王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殺伐果斷,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時的處境。所以,被感情所左右,雖然可能是影響因素,但絕非決定因素。

但這一幕戲碼應該是確實發生過的。

李鴻運覺得,秦王之所以要這麼做,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當時的大環境要求他必須做這樣的表演。

就像古時候太子被禪位的時候,一定要再三推辭,以示對父皇的尊重。而即便是權臣篡位,都已經完成了加九錫的標準環節,在真正被推舉為皇帝的時候,也要再三推辭。

像齊朝太祖那樣就做得更假一些,黃袍加身,表面上說這都是被迫的,不是自己的本意,實際上怎麼回事大家都門清。

秦王要做大事,與其說缺乏智慧和勇敢,還不如說他需要強有力的道德支援。

當然,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一種服從性測試。

這畢竟是謀反,不是打仗。

如果僅僅是打仗,那麼秦王其實不用太擔心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環節。對付敵人,他確信不論是手下的謀臣還是武將,都肯定能夠全力以赴。

但謀反的過程中,這些謀臣和武將到底能發揮多少的主觀能動性,直接決定著成敗。

如果他們中有任何一個人並不迫切,而是充滿猶豫,那麼在明天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無法挽回的巨大漏洞。

而秦王表現得越是猶豫,手下的這些人就越是急切、危機感也越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