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使一看韓甫嶽將軍的臉色變了,也有點慌,趕忙說道:“韓將軍,此事還可以再商量。”
趙海平早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想法,說道:“很簡單,將真定府、太原府、隆德府、河間府等地,全都割讓給昭義軍!以燕云為界,恢復靖平年間齊金兩國的邊界!”
金使不由得一咧嘴:“這……韓將軍……”
趙海平冷著臉:“回去告訴金國皇帝,這就是本將唯一的條件!如果不答應,那就請他準備好,本將直搗黃龍吧!”
說罷,趙海平直接將金使攆了出去。
他現在要的這一大片區域,基本上是整個河東路。
這一片並不在偽楚政權的統治範圍之內,而是由金人統治。
原因很簡單:這一帶的位置十分緊要,有太原等軍事重鎮,金人不放心交給偽楚。
趙海平當然不會僅僅滿足於只接收偽楚的舊地,和談嘛,講究的就是一個獅子大開口。
誰槍桿子硬,誰說話就有底氣!
軍事實力佔優的一方,就是可以不斷加碼各種條件。否則,那不是對不起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了嗎?
金人深諳這一點,所以在與齊朝談和議的時候,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甚至說必須先殺了韓甫嶽將軍才能和談。
但現在,輪到金人做被勒索的一方了。
而此時趙海平還真的有可能兵不血刃地將這些地方給要回來。
因為河東正是義軍反抗最為激烈的地區,也是最期盼著韓甫嶽將軍能前去解救他們的地區。在激烈的抗爭之下,金人在這一帶的統治,早就已經風雨飄搖。
金人連後方都顧不太上,更何況是這一帶。
當然,這其中太原府的地位太過重要,在靖平之變時,就是因為有重鎮太原的阻隔,才讓金兵第一次南下時西軍受挫。
金人可能不會同意割讓太原。
但趙海平本來也不只有和談這一條路。他也可以把穩固後方的事情暫時放一放,然後再繼續打下去。到時候,就看昭義軍和金人誰先撐不住。
而趙海平十分確信,先撐不住的絕對不是自己。
……
又過了月餘,金使又來了。
這段時間,趙海平也沒閒著,派出昭義軍的精銳由原本的齊朝京師大梁、大名府等地出征,打了相州、邢州、河間等地。
又打出來幾次不大不小的勝利。
這叫以戰促和,給金人施壓。
而這次的大捷甚至沒有動用昭義軍的主力,只是靠著三四萬人的偏師加上這些地方數萬的義軍,就打出了相當傲人的戰果。
於是,金人也終於認清了現實,不再抱有幻想。
金使再度前來,做出了大幅的讓步。將太原以南的所有區域,全都割讓給昭義軍。
此時,距離恢復齊朝最大時的疆域,僅剩太原府、真定府等少數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