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善於用人,一個才能平庸的、喜愛享樂的君主,也能將自己的國家推上霸主地位;
反之,若是一個君主政治水平極高,卻只會用人斂財、制衡,視天下如私產,視百官如家奴,那麼這樣聰明的皇帝,也會成為國家的災難;
至於那些有雄才無大略、有壯志無恆心、想用人卻又多疑的皇帝……
就只剩一聲嘆息了。
那些在地方上全心全意推行新法的地方官,就更難得了。
玩家們附身的這些官員,基本上都是王文川的舊相識。
可是此時他們的行為,卻讓王文川覺得無比陌生。
原本擅長鑽營的小人,竟然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幹,全然不考慮升遷,也不造假業績;
原本優柔寡斷的官員,竟然也能堅定不移地推行新法,與地方上的頑固勢力做鬥爭;
原本沒有才能、只知道機械僵硬地執行上級命令的官員,竟然也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新法的一些舉措。
這其中或許有些人的處理方式,是王文川所不贊同的,但總體而言,王文川覺得這些人,每一個都像他自己。
這種像,並不是指推行新法的具體手段,而是這種毫無私利的為國之心。
一個王文川,可以治理好一縣,卻治不好一國。
可若是天下的所有知縣知州,都是王文川這樣的人呢?
那麼王文川變法很可能就不再是一次失敗的變法,而王文川本人,也將成為無可爭議的一代賢相,成為與那些上古名臣並列的人物。
最終,在新法的巨大成效面前,熒幕中的文君實懷疑人生了。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新法為什麼能夠推行下去。
而在熒幕外,王文川也陷入了沉默。
他的眼中隱約有淚光閃爍,臉上的表情也帶著欣慰,這是因為透過這段無比真實的畫面,他看到了新法成功的可能性。
他看到青苗貸和免役法真的減輕了底層農戶的負擔,田間老農也對拗相公交口稱讚;
他看到新法富國強兵,讓國庫充盈;
他看到朝堂內的氣氛為之一清,眾臣不再黨爭,齊心協力讓齊朝變得強大起來,能夠抵禦外辱,能夠讓北地之民不再提心吊膽,不再擔心異族南下,生靈塗炭;
他看到新法舊法之爭終於落下帷幕,新法的成功讓那些舊黨官員啞口無言……
這些,當然都是值得欣慰的部分。
但此時的王文川,顯然也還有其他的情緒。
他清晰地意識到了,自己的新法,或許從一開始就是不可能成功的。
“或許,張任俠的說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