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的變化,讓他們憂心忡忡。
可偏偏王文川又暫時決定不實行青苗法和市易法,這兩個最受詬病、最容易被當成靶子的法條去掉之後,舊黨攻擊新法的方向,無疑被嚴重限制了。
但很快,他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一名舊黨官員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說道:“官家,這官制法,斷不可行!”
一番長篇大論、陳說利害。
實際上,這些官員反對官制法無非是兩種原因,其一是官制法能夠起到裁汰冗官的作用,對他們這些官員的利益是一種損害,其二自然是皇權進一步加強,讓一些重臣產生了不滿。
這些頑固派的舊黨成員,顯然是希望透過官制法作為切入點,繼續對新法發起猛攻。
然而,這名官員還沒說完,就看到皇帝的臉色一沉。
“官制法乃是朕與王卿深思熟慮之後的方案,勢在必行,不需討論!”
這名官員愣住了。
他本來是想找個突破口,卻沒想到,怎麼莫名其妙地踢到了鐵板上面?
皇帝的態度竟然如此堅決,大大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但這並沒有讓這個話題停止,反而讓更多的舊黨官員注意到了這一條。
原本官制法夾雜在其他的新法方案中,不少官員都下意識地忽略掉了,或者即便看過也沒有意識到它的真正含義。
此時皇帝的反應,反而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很快,反對聲音此起彼伏!
就連文君實,也對此表達了自己的異議。
“官家,此官制法,並無必要。聖人云,聖天子垂拱而治,些許小事自有宰執代勞,何須官家親力親為?”
不知不覺間,朝堂間爭論的重點,已經從免役法等新法的方案,轉移到了官制法。
而皇帝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
在整個過程中,幾乎全都是舊黨官員在發言,新黨官員全都保持了緘默。
楚歌扮演的王文川當然不會說話,此時的局勢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而新黨的其他官員中,雖然不乏對官制法不滿的,但還是那句話,新黨中不論是改革派還是投機派,基本上都是唯王文川馬首是瞻,不會在這種場合公然拆臺。
楚歌暗中觀察皇帝的反應,知道這次的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多半。
皇帝對這些舊黨官員的恨意,明顯在提升!
就差拿個小本本,把這些發言的舊黨官員全都記下來了。
這顯然是楚歌之前的那陣忽悠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