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涼寺中,有不少求學計程車子。
王文川走在路上,遇到一名之前沒見過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非常友善地提出,想自己出錢,請王文川洗頭。
王文川有些錯愕,而這名年輕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方會做出這種反應。
因為在他看來,王文川衣著樸素,衣服洗得發白還打著補丁,頭髮更像是很久都沒洗過了,看起來似乎比自己窮得多。
於是,這名雖然清貧但樂於助人的書生,就友好地提出了請他洗頭。
只是這名書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比自己還窮的中年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文川。
兩人的第一次見面,確實有些窘迫。
後來,王文川知道了這個年輕書生的名字:張任俠。
兩人的關係可以說是亦師亦友,王文川看到書生刻苦讀書的樣子,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所以時常提點他。有時候,他們還會從經義談到天下時局。
直到有一天,張任俠也高中了進士。
王文川對他說:從此刻起你一定要記住,這世間有許多比你更貧苦之人,而你,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
俠是什麼?
俠是,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
俠之精神,最重要的是堅持本心,一往無前。作為讀書人,或許手中沒有劍,但心中一定要有劍。
真正的俠客,應該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真正的讀書人,應該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忘記,要為民請命,要無愧於心。
之後,王文川成為參知政事,決意變法振興國家。
而張任俠也被他派到光州,掌管一州刑獄。
一場席捲全國的變法,就這樣以阿雲案為開端,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
視野中的霧氣快速散去,楚歌重新回到了初始的場景中。
不過這次,他顯然成功了。
因為在原本的兩張身份卡牌中,又多了第三張身份卡牌,上面有王文川的形象。
他的表情,堅定中又透出執拗,意氣風發,似乎正準備大展拳腳,做些註定要青史留名的事情。
在卡牌的旁邊同樣有兩句詩。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