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點了菜,臨到結賬的時候,兩個男人去結了,跟本沒讓江秋月和劉愛英起身。
彭敬業那是有老爺子特地每月打過來的養媳婦經費,沒了津貼,他手上糧票鈔票也不少。
陳中華則是認為,這趟本就是讓劉愛英幫忙的,人家才過來一趟,不能讓她白白花錢啊,這頓飯當然是他給她付了才行。
再說他一個有工作的大男人,總不能欺負一個好心幫忙、沒工作收入的女同志吧。
劉同志平時開朗樂觀,幹活麻利,在他管理知青院、協調女知青關系的事情上幫助良多,他可不能那麼虧心。
陳中華如此想就按下了劉愛英拿糧票的手,和彭敬業對半分,把賬付了。
他們來的早,國營飯店人不多,菜剛出鍋,好肉好菜有的是,只要掏糧票,吃飽是小意思。
不過,四個人就點了幾道家常小菜,和著紅薯飯端上桌,相比於村裡還在餓肚子喝稀湯的人,他們能吃個肚飽已經很不錯了。
吃過飯,彭敬業照常走自家的約會路線,去食品店買糕點零食,到供銷社給江秋月扯布買新鮮玩意兒,最後到郵局往家寄了包裹和平安信。
全程該幹嘛幹嘛,當後面跟著的兩人是空氣。
江秋月剛開始還有點不好意思,畢竟比之以往的約會中,多了兩個好幾瓦的電燈泡,讓她有點放不開。
不過逛著逛著,她就被彭敬業問這個好不好、那個想不想買的過程中,把後面兩只成功給忘了。
陳中華和劉愛英兩人被迫跟著吃了一路的狗糧,同時也見識到了彭戰士不菲的身家,還有江秋月不知不覺中顯示出的明顯被嬌養的消費習慣。
好吧,在吃完狗糧後又被倆人實力碾壓了,這兩個手上散漫的家夥,一看就不是缺糧票鈔票的人。
看看人家,想吃啥買啥,看上啥買啥,像他們一樣精打細算?貌似不存在的。
陳中華和劉愛英對視一眼,均是感嘆著搖搖頭,表示羨慕嫉妒之。
這樣的生活真好啊,希望有一天他們也能努力奮鬥到這般悠哉的日子。
四人逛了一圈縣城後打道回村,路上遇到想湊上來堵人的媒婆和大姑娘,兩兩一輛的車子唰地騎過去,捲起一陣風雪,絲毫沒停下。
從這天過後,湊上去找陳中華的媒婆和大姑娘們就少了很多,方才讓他逐漸恢複了以前的清淨。
只是,沒了陳中華這棵樹,知青院能拿補助的不是還有幾棵草的嘛。
在這個鬧糧荒的冬日裡,知青院的男知青們簡直要被十裡八村的姑娘和媒婆們嚇得不敢露面了,那洶湧而來的架勢,嚇死個人嘞。
不過,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個月後,有了好轉,男知青們終于堅守住自己的貞操。
農歷十一月十五那天是個好日子,青山大隊的隊員們終於等來上頭發下的受災救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