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帝國的對外貿易計劃中,體現了一致對外的國家保護主義色彩,對引入的西洋機器、鋼鐵、棉花等裝置和生產原材料貨物,進行補貼,而對於鴉片、白糖等消耗品,進行徵收重稅,利用高昂地價格進行抵禦。
七,發展金融業。
五年計劃提出,中華帝國在五年內對整個華夏領土基本達成統一,與此配套的便是推行帝國的貨幣制度改革,首要的任務,就是統一貨幣。
整個時代的人也許還意識不到,但馮雲山可是清楚,統一貨幣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執行,可是至關重要。
一年多前,在原聖國時期,便設立了聖國中央銀行,發行“聖幣”,原本的滿清金銀元寶、銅錢宣佈在半年內全部陸續退出流通,如今,雖然沒有全部做到,但原本聖國治下的幾省,已經基本都進行了兌換。而如今中華帝國的成立,四川和貴州以及北方數省進入治下,而且,隨著不斷的擴張,不久的將來,西北幾省、東北的幾省也將陸續進入帝國的版圖,這樣一來,便還會陸續地有前滿清貨幣進入聖國流通領域,因此,馮雲山要求,在這個五年計劃中,全面確定帝國的貨幣為唯一流通貨幣。
財稅部規定,原本的聖國中央銀行發行的聖幣,繼續使用,同時,宣佈發行紙幣,與原本的中央銀行發行的金屬聖幣同為一體,聖幣為國家唯一標準使用貨幣,其餘的一律不準流通,必須到國家銀行進行兌換聖幣後再行使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聖幣的種類便分為好幾種,紙幣有一角,一元、五元、十元、百元五種面值,而金屬貨幣,則還是分為三種:金幣,銀幣,銅幣。
由於馮雲山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幾十年後,銀本位體系便會崩塌,因此,他未雨綢繆,提前應對,慢慢降低金幣和銀幣的發行數量,以紙幣代替。
因此,實際貨幣發行中,金屬貨幣慢慢地只發行銅幣了,1文、5文、10文、100文四種。
由於帝國版圖的擴大,承載的經濟也更加的大,財稅部有鑑於此,決定充實中華中央銀行的資本,同時,為了確保農業的發展,再成立一家中華農業銀行,資本銀直接五百萬元,同時對原有的中華中央銀行、中華工商銀行、中華交通銀行、中華建設銀行這四家國有銀行進行增資,中華中央銀行直接增資到二千萬元,其餘的三家銀行也跟農業銀行一樣,增資到五百萬元。
缺口的資本合計二千四百萬元,由中華帝國朝廷發行2400萬元的“國債”,作為三行的基金。這樣一來,原本的民間資本認購的中華工商銀行、中華交通銀行、中華建設銀行三大商業銀行股份進一步大大降低。
財稅部規定,聖幣為華夏唯一合法統一的標準貨幣,所有完糧納稅、商貿、公私款項的支付,均必須以聖幣支付,禁止銀子和國外的洋元在市面流通。同時,朝廷宣佈,黃金為國有,所有百姓、鄉紳的黃金,都不能流通,可到國有銀行進行兌換聖幣。
馮雲山相信,透過不需五年,聖幣便可名副其實地就成為帝國統一的貨幣。而此時的聖幣幣值,雖然還未徹底與銀價脫離,但有了紙幣的替代,慢慢地便會降低被世界銀價漲跌的影響,從而穩定了金融。帝國金融的充實與穩定,銀行放款的增加,投放到民間的錢多了,便會使投資工業變得有利可圖,這便刺激了那些商家和鄉間的鄉紳地主們投資的慾望,將只盯著土地的地主老財們,從鄉村拉到城鎮,將其從地主變為資本家,從而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不但如此,聖幣幣制規範後,便確定了聖幣的對外匯率,即一聖幣元兌換一墨西哥鷹洋元,4.4元兌換一英鎊的金幣,穩定了匯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日後由於幣值和對外匯率不穩而引起的外貿風險,更加促進對外貿易。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