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雲山可是知道,茶葉是除生絲外,最大的一類與洋人貿易的商品。控制了福鍵的茶葉,等於控制一半的茶葉貿易。
……
在等待馮雲山命令的同時,討虜軍並沒有閒著。一不做二不休的羅大綱,直接率領西洋軍艦,加上一團的陸戰師兵力,直接從澎湖島開往苔灣府城。
四月十三日,甲五師船隊抵達鹿耳門海域,便被巡邏的苔灣府城水師發現,但苔灣鎮水師主力已大部分被消滅,剩下這隻幾艘戰船,也就是驅趕下商船,連大規模的海盜都不敢招惹,見到上百艘戰船,一下便四散逃竄。
甲五師輕鬆地從安平鎮處靠港登陸,先是派了二名俘虜帶著招降書進入臺灣府城進行招降。苔灣府知府朱材哲是福鍵客家人士,早就聽說廣東的討虜軍對於客家人良善,便有意投降。但分巡苔灣兵備道道臺裕鐸卻是滿旗人,兵權在其手中掌握,下令堅守府城不出。
無奈,羅大綱下令攻城,但戰船上的艦炮無法攻到府城,羅大綱便下令將中型戰船上的火炮拆下,推抬至城下,數十門火炮齊射,很快,道臺裕鐸面如土色,嚇得不敢呆在城牆上。
於是,城內的客家人,在苔灣府知府朱材哲的帶領下,開啟城門,迎了討虜軍進城。
羅大綱將城內的近百名滿清旗人全部抓獲,在城門處公開斬首處決,宣佈苔灣乃漢人天下,一時間,苔灣府城內的百姓均興高采烈,宛如過年。特別是鄭氏遺民,一些讀書人也在知府朱材哲的帶領下,紛紛投靠討虜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羅大綱因原知府朱材哲獻城有功,任命他仍為臺灣府知府,治境安民。
朱材哲連忙下了府治公文,佈告全苔灣百姓,宣稱脫離滿清朝廷,重回漢人聖王馮雲山的治下。又令苔灣各縣,改旗易幟,服從聖王的管轄。
羅大綱留下一團兵力,會同知府朱材哲臨時組建的府城兵數百人,開始向臺南、臺中和臺北一帶治縣、廳進行清剿滿清餘孽。
不過,苔灣的兵力本就不多,主要是苔灣鎮水師。至於各縣的城汛綠營兵,大多不堪一擊,毫無戰力,自然不會自不量力與討虜軍進行反抗。
不過,讓羅大綱沒想到的是,他剛離開臺灣府城不久,討虜軍的那一步兵團還沒離開臺南,苔灣府各地,聽說苔灣府城被討虜軍攻佔,連知府朱材哲也投靠了聖王,便紛紛要求知縣表態,歸順聖王。
很快,苔灣縣、鳳山縣、嘉義縣三縣均很快派人來表示歸順聖王,而彰化縣和淡水縣沒等知縣表態,便發生了大規模的小刀會義軍聚會起事,上千會眾衝入縣衙,將知縣五花大綁,便在城樓活活燒死,而後,小刀會義軍聯絡臺南的討虜軍,表示彰化縣和淡水縣兩縣歸順聖王治下。
至此,在半個多月時間裡,苔灣府的大部分地區的縣治,至少在面上宣佈歸順聖王。剩下的偏遠蠻人之處,便需要治理的地方官員繼續教化了。(未完待續。)
喜歡這個天國不太平請大家收藏:()這個天國不太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