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帥對應少校軍銜,轉任營長;
師帥對應中校軍銜,轉任副團長;
軍帥對應上校軍銜或大校軍銜,轉任團長或副旅長;
而監軍、總制和將軍對應少將軍銜,轉任旅長或副師長;
檢點和指揮對應中將軍銜,轉任師長。
丞相以上對應上將軍銜;皆轉任師長及以上。
這樣一來,所有人員的編制、職務及對應軍銜,都較為明確。
當然,具體一些細節,《章程》無法面面俱到,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認定。
同時,馮雲山為了加強對軍隊管理,配合推進軍制改革,根據手下主要將領的積功情況,準備對立功人員進行了晉升提拔。
當然,這還是新成立的中華復興會下面的內務部還沒正式建立起來,否則,這樣的考核提拔人員,便由他們來完成。
………
《中華討虜軍編制章程》一公佈,剛開始並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聖軍當中,識字的人實在是太少。但一兩個時辰後,隨著一些識字又好事的人,站在張貼的《章程》前搖頭晃腦地念出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聖兵前去盤問。
半天過後,整個廣州城裡城外駐紮的聖兵都聽說了整個訊息,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當天中午,便有三十多名廣西老兄弟,手持長矛牌刀,聚集到馮雲山住的廣東巡撫衙門外,要求見聖王。
馮雲山面對這些聖教的死忠分子,有些苦笑,他知道改動聖教,肯定會有教中老兄弟出言反對,但沒想到會有幾十名之多。
要知道,當初在道州,他率領的多半是牌尾,一千多戰兵中,大部分是羅大綱手下的天地會水軍,只有當初後軍梁立泰手下和馮雲山自己的親衛這四五百廣西老兄弟。如今這幫牌尾已經大多在道州桂陽等地安定下來,跟隨他到一路殺到廣州的廣西老兄弟,除了親衛外,一共也就那麼百餘來個。
而這百來個人中,居然就來了三十多個,對自己該聖教的名稱有意見,說明這聖教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之中。
馮雲山假裝生氣道:“諸位都是廣西老兄弟,也是聖教中的老人,我就不自稱本王了!老兄弟們,你們當中至少有一半多是雲山親自帶著入教的,我本以為,雲山做的一切,你們都會支援才對。沒想到,你們居然能會當眾到我住地來質問我,這是什麼?這是逼宮嗎?”
眾人見馮雲山發火,均不敢說話了。但沒得到解釋,又不甘心就此離去。
這時,馮雲山看見人群中的一名四十餘歲的黑臉漢子,道:“李春發,連你也來了?你當年在貴縣武樂圩集,快要餓死,是誰幫你尋了一份差事,發展你入教?”
那名叫李春發的黑臉漢子尷尬地道:“聖王,其實……唉,聖王,我不是要反對您改聖教,您做什麼我都支援!是有老兄弟說聖王其實是被天地會的人脅迫了,這才要廢除聖教的,我這才和老兄弟一道到您住的地方來要求見您,看看誰敢動我們的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