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第三章 總鎮西川——韋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總鎮西川——韋皋 (2 / 2)

維州、保州兵馬使仇冕及保州、霸州二州刺史董振等率二千士卒直趨吐蕃的維州城;

北路兵馬使邢玼等率四千人出黃崖,直趨吐蕃棲雞、老翁城;

都將高倜、王英俊率四千人自峨和、清溪道進軍故松州;

隴東兵馬使元膺及將軍臧守部下士卒八千人由南道的雅州、邛州、黎州、巂州一齊出兵;

鎮南軍使韋良金率領一千三百人後續跟進,攻平夷;

雅州經略使路惟明等率兵三千人自靈壁、夏陽直趨逋租、偏松城;

黎州經略使王有道率軍二千人渡過大渡河,深入吐蕃境內;

巂州經略使陳孝陽、兵馬使何大海、韋義等,以及磨些蠻、東蠻二部落的酋長苴那時等兵卒共四千人,進攻昆明城、諾濟城。

劍南軍從出兵入吐蕃,奏稱擊破吐蕃於雅州,共大敗吐蕃軍十六萬,攻下城邑七座、軍鎮五處,俘獲民戶三千,生擒敵兵六千人,斬首萬餘,於是進攻維州,援軍兩度來到,轉戰千里,吐蕃軍連連戰敗。吐蕃進犯靈州、朔州的部眾被調南下,贊普派論莽熱以內大相之職,兼任東境五道節度兵馬都群牧大使,率領各部族混編的隊伍十萬人來解救維州之圍。劍南軍一萬人佔據險要、設定伏兵,先派一千人前去挑戰,論莽熱見其人少,便率領全軍追擊,劍南伏兵齊出,攻其不備,吶喊聲猶如驚雷,吐蕃軍不戰自潰,論莽熱被生擒,旋即獻交朝廷,十萬吐蕃軍損傷過半。德宗聽聞捷報大喜,進拜韋皋為檢校司徒,兼中書令,進封爵位南康郡王,並親自撰寫《南康郡王韋皋紀功碑銘》,以褒獎其戰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德宗命諸鎮進討不聽朝命的淮西節度使吳少誠,但因朝廷不設統帥,各鎮軍隊每次出兵,都各自作戰,務求自保,故而久戰無功。鑑於這種情況,德宗命夏綏節度使韓全義出任蔡州四面行營招討使,統率諸鎮,韓全義懦弱無能,使官軍兩次大敗。

韋皋聽聞諸鎮無功,向德宗上疏:“請任命渾瑊、賈耽為元帥,統領各軍,如果陛下不願意煩勞元老重臣,那麼,臣請求帶領精兵萬人直下巴峽,東出荊楚,前去剿滅凶逆吳少誠)。如若不然,則應趁著吳少誠請罪時赦免他,停罷兩河各軍,以使公私方面都得以休養生息,這也算是次一等的策略了。倘若吳少誠他日罪惡滿盈,被部下殺掉,便又要將吳少誠的官爵授給謀殺者,這是除去一個吳少誠,又生出一個吳少誠,就會禍患無窮盡了。”德宗同意,最終赦免吳少誠。

順宗即位,韋皋被加拜為檢校太尉,順宗長期患病,不能臨朝聽政,宦官李忠言、侍棋待詔王叔文、侍書待詔王伾等三人預幹國家大政,大小事務均由他們隨心所欲地處理。韋皋便派度支副使劉闢私下拜謁王叔文說:“太尉派我向足下表示誠意,如果能夠使太尉總管劍南三川,必有重謝;如果不留意此事,也會有回報的。”王叔文大怒,打算殺了劉闢以警告效法者,韋執誼堅決勸止了他,劉闢便偷偷離去。韋皋知道王叔文不隨和人情,又知道他與韋執誼有嫌隙,自認為大臣可以議論國家大政方針,便上表請求皇太子監國。又上書於皇太子。太子以優寵的敕令答謝了韋皋。而荊南節度使裴均、河東節度使嚴綬的箋表也接著送達,從此政柄歸於太子,王伾、王叔文一黨全被驅逐。

韋皋因急病而薨逝,享年六十一歲,新即位的唐憲宗李純為之輟朝五日,追贈他為太師,諡號“忠武”。

韋皋出鎮蜀地二十一年,執行聯合南詔、東蠻打擊吐蕃的戰略,保障了西南邊陲的安定,又重啟南方絲綢之路,推動了唐與南詔及南亞、東南亞各國的交流,功烈為西南劇,稗史甚至稱他是諸葛亮轉世。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請大家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