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偉微微搖頭,神情變得嚴肅。
他思量著,從桌面上的文件中抽出一份資料夾。
封面上寫著一行大字:平底寬舷明輪蒸汽船改良實驗報告。
楊奇偉將手中的報告遞給王尚喜,道:“老先生先看看這個。”
王尚喜雖是疑惑,但還是起身雙手接過楊奇偉遞過來的檔案。
他翻開檔案,認真觀看。
剛開始,王尚喜還有些疑惑,弄不清楚平底寬舷明輪蒸汽船是什麼東西。
但隨著繼續看下去,他的臉色漸漸發生了變化。
《火輪舟賦並序》——&bp;兼論與帆舟之優劣。
火輪舟形制。
一、尺度規模
舟長六丈二尺五寸,廣一丈五尺六寸,深六尺二寸,底平如砥,首尾微翹,艙分三重:前載客,中置火機,後儲貨與薪。
全舟鐵箍束木,外覆桐油浸板,可容貨五百石,載員百許人,較尋常千料帆舟倍之。
二、動力之要。
腹心置&bp;“火輪機”,號&bp;“五十匹馬力”。
爐以熟鐵為釜,納薪炭焚之,氣蒸則活塞往復,驅雙輪撥水。輪徑三丈,葉裹鐵皮,旋轉如飛,晝夜耗炭百石。
與傳統帆舟相比。
一、動力之殊。
帆舟:“借風行舟,順則如箭,逆則擱灘,無風則止,全憑天意。”
火輪舟:“火熾則輪動,無論風之順逆、天之晴雨,皆可行舟。逆水行舟,猶能以輪力破之,較帆舟逆水需千夫拉縴者,省力十之七八。”
二、速率之異。
帆舟:順風時速三里,逆風則退,日均行不過四十里。
火輪舟:“空載時辰可行十六里,載重則十二里,雖逆風逆水,亦得八里,較帆舟快逾三倍,且速率恆穩,無忽快忽慢之虞。”
三、載重之勝。
帆舟:“千料船載重百石,已壓艙難行,遇浪則傾。”
火輪舟:“底平艙寬,鐵機鎮中,載重五百石仍穩如平地,且艙內分隔水密,一艙進水,餘艙不浸,較帆舟安全性勝之。”
四、操控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