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覺醒戀愛系統,我發動世界大戰> 第169章 集齊第一次工業革命基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章 集齊第一次工業革命基礎 (1 / 3)

洛陽城外,聖教大營中軍大帳內,夜色如墨,營帳內亮起的太陽能燈驅散了濃稠的黑暗,明亮的光線將帳內映照得仿若白晝。

楊奇偉端坐在辦公桌後,指尖劃過案頭堆積如山的情報,南陽府的現狀、徵西軍的進展、北方各路義軍的動態,還有伏虎門的訊息,盡數映入眼簾。

自楊奇偉北伐開啟,短短兩個半月,南陽府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一,各地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落成。

雖說這些校舍略顯簡陋,但在這個時代,實用性才是首要考量,能遮風擋雨、供人學習便已足夠。

聖教廣納賢才,聘請的一眾讀書人已奔赴各地學校,為即將到來的教學工作做足準備。

教學所用的聖教初版教材,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基礎薄弱,主要教導讀書識字等基礎知識,對授課老師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只要能識文斷字便可勝任。

目前,學校已進入最後的籌備階段,預計今年五月便將正式開學。

其二,聖教開展的拖拉機駕駛員培訓工作進展異常順利。

截至目前,已有三千名合格駕駛員順利結業。

他們的技術談不上多老練,但應對各類基本操作已遊刃有餘。

這龐大的駕駛員隊伍,極大地提升了聖教的物資運輸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耕作領域,拖拉機展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

彼時,普通百姓依靠牛、馬等畜力,拉動木犁等簡陋農具耕地,速度緩慢,效率低下,一天下來,畜力耕地面積不過&bp;2&bp;-&bp;3&bp;畝。

而聖教引入的大型拖拉機,每小時就能耕作&bp;8&bp;-&bp;10&bp;畝,若按每日工作八小時計算,一天可耕作&bp;64&bp;-&bp;80&bp;畝,耕作效率提升了三十倍有餘!

這意味著大量勞動力將從農田勞作中解放出來,為聖教的各項基礎建設和工廠生產注入源源不斷的人力。

即便聖教人口總量與明朝時期未曾改變,產出也必將遠超以往。

其三,改良後的平底寬舷明輪蒸汽船成功問世,並順利完成首航實驗。

按照常規建造流程,打造一艘這種規模的船隻,即便材料供應及時,也至少需要兩千工人耗費一年時間。

然而,得益於楊奇偉的外掛助力,聖教造船廠大規模啟用現代電動工具,切割機、電鋸、電動打磨機等裝置齊上陣,造船效率直接提升了十倍左右。

若進一步推行大規模生產,細化分工、實施標準化作業,建造速度還能進一步提升。

如今,聖教位於桐柏的造船廠已開啟大規模招工計劃,初步預計招募一萬名工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