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等人面對文修的詢問,個個神色凝重,誰也沒有貿貿然回答。
此刻,他們早已知曉文修的身份——聖教財務司司長!
若是將聖教比作一個國家,這職位便相當於戶部尚書,掌管著聖教的財政大權,是聖教絕對的核心成員。
眾人心裡清楚,這個考驗很可能決定他們在聖教的前途,如何回答至關重要!
一時間,現場氣氛凝重,眾人低眉垂目,陷入沉思。
片刻後,劉思行率先打破沉默。
他身形一動,上前向文修恭敬地拱了拱手,神色鄭重,斟酌著說道:“此事的難點有三個。”
“其一:工人的要求是否合理?”
“其二:工地的管事是否違規?”
“其三:如何平衡兩方的利益。”
聽到這個回答,文修雙眼微微一亮,眼中多了幾分讚賞。
他嘴角上揚,微笑著問道:“若是你,要如何解決這三個問題?”
劉思行眉頭緊皺,稍作思索後說道:“教主曾經提到過一句話,我覺得特別合適。”
“國家是妥協的產物。”
“上古之時,國家是部落氏族成員之間妥協的產物;三皇五帝時期,國家是部落與部落之間妥協的產物。”
“到了夏商周時期,國家成了王與諸侯妥協的產物。”
“教主要建立屬於人民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必然要以天下百姓的利益為核心,故而應該是天下百姓互相妥協的產物。”
“士農工商都是人民的一部分,此事的重點便是如何保障各方的利益,讓各方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妥協。”
文修聞言,爽朗地大笑起來:“不錯,有點意思。”
“那麼,你認為如何才能讓各方達成一致,互相妥協,又該如何妥協?”
劉思行神情坦然,再次拱手道:“這點我尚未想好。”
文修微微頷首,臉上帶著一絲欣賞:“無礙,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些,已經非常難得。”
說罷,他將目光投向黃宗羲等人,微笑著問道:“你們有什麼看法?”
黃宗羲目光閃爍,思量片刻後,穩步站了出來,向文修行禮,恭敬說道:“學生以為,此事的核心不在於誰對誰錯,而在於對聖教的影響。”
“此事雖然不大,可若是處理不得當,對聖教的威信,教主的威望,都必然是極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