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溝渠
秋烺最終沒如鬱安所說喚出他名姓。
鬱安其實理解,因為這個時代直呼其名似乎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他讓秋烺叫“公子”不過是出於逗樂的心思,而互叫名字卻代表著別樣的含義。
不光是相熟的標誌,也傳達著重視。
但秋烺好像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太尉公子將不合禮數的要求說得直白又坦蕩,莫名執拗又莫名真誠。
心尖發軟,像是拂過一陣帶著花香的風,又下了一場無聲細雨。
秋烺維持著淡漠的表情,剋制地直起身,沒喚出鬱安的名字,也沒再叫他公子,只是又行了個禮,便幾步撤離跳出了窗。
留下鬱安站在溫暖的燈火裡,對著屋外晃動的古樹枝條笑個不停。
端午佳節期間,上京管制鬆懈些許,白天黑夜都熱鬧非凡。
鬱安得知鬱寧簡裝出府的時候,正靠在窗邊哄著秋烺一起看月亮。
打發完院衛,賞月心思也就全無,鬱安幾下套上外衫,將衣服裡的長發掀出衣領的同時,轉頭望向窗外。
“秋烺哥哥,陪我一起去好不好?我不放心阿姊。”
這話無疑問得多餘,影衛的職責便是時刻待在主人身側,不用鬱安多說,秋烺也會沉默著跟隨他。
可話既出口,秋烺只能出聲應答:“是。”
鬱安得到許諾,眼中短暫帶了點笑意,想起鬱寧的事後又很快冷寂。
他收拾好自己便立即抄近路出府,依著下人對小姐行蹤的指向,一路步履匆匆,終於在進入市口前看到那個熟悉的背影。
鬱寧出府的理由是與尚書千金有約,因為正值十五在辦燈會,這個理由沒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雖說鬱寧出府時間稍晚,但她端莊持重、心地良善的小姐形象實在深入人心。
下人們沒有任何異議就放她離開,甚至答應對方不去驚擾已經就寢的太尉夫妻。
於是鬱寧靠著口中莫須有的約定,順利出了太尉府,走上了對她而言全然陌生的大街。
大大小小的精巧燈籠掛了滿街。
鬱安視線穿過晃人眼睛的盞盞燈光,依稀看見鬱寧穿著一身少見的緋色衣裙,頭上罩著幕籬,每到拐彎處就和路邊商販短暫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