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於警官適時地清了清嗓子:“我們先去酒店吧,這裡人多眼雜。“
一行人沉默地走向停車場。文泗走在最前面,能感覺到母親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她背上,像是要透過衣服看清那些年的傷痕。鬼裴琛重新坐回輪椅,由於警官推著,時不時擔憂地看向文泗。
上車時,母親突然用俄語說:“你戴著它...我很高興。“
文泗低頭看了看藍寶石戒指,沒有回答。這是母親當年在芭蕾舞團的榮譽象徵,現在卻戴在一個連基本舞步都不會的人手上,多麼諷刺。
香港半島酒店的套房寬敞明亮,窗外就是維多利亞港的美景。但室內的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服務員送來茶點後,於警官識趣地告退,留下三人面面相覷。
“所以...“文泗終於開口,聲音冷得像西伯利亞的凍土,“十年了,突然想起來有個女兒?“
母親的手微微發抖,茶杯在碟子上磕出清脆的聲響:“我從未忘記過你,阿泗。每一天,每一刻...“
“那為什麼不回來?“文泗猛地站起來,聲音因壓抑的怒火而顫抖,“為什麼留我一個人在澳門?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嗎?你知道我...“
她突然哽住了,那些黑暗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酗酒的房東,猥瑣的賭客,無數個在浴室裡崩潰的夜晚...所有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女人不在身邊。
“我被禁止入境。“母親放下茶杯,眼中閃著淚光,“鬼振邦買通了移民局,我的名字在黑名單上。直到上週通緝令釋出,限制才解除...“
“十年!“文泗幾乎是吼出來的,“連一封信都寄不出來嗎?一通電話都打不了嗎?“
“我試過...“母親從包裡取出一個信封,裡面是厚厚一疊被退回的信件,“每個月都寫,但永遠被退回。電話被監聽,電子郵件被攔截...鬼振邦用盡一切手段阻止我們聯絡。“
文泗看著那些泛黃的信封,每一封都蓋著“查無此人“的紅色印章。她認得那個地址——父親入獄後,她被送到了孤兒院,而母親顯然不知道這一點。
“那為什麼不透過媒體?“她繼續質問,“開記者會,上電視...總有辦法的!“
母親痛苦地閉上眼睛:“我試過一次...2010年在聖彼得堡。第二天就收到了裝著子彈的信封,還有你在學校門口的偷拍照。“她顫抖著從錢包取出一張照片,“他警告說,如果再嘗試聯絡你,下次寄來的就是你的手指...“
照片上文泗大約十四歲,穿著校服走在放學的路上。那個瞬間她突然理解了母親的沉默——不是拋棄,而是保護。鬼振邦用她作為人質,將母親放逐了十年。
“那現在呢?“她輕聲問,“為什麼現在敢回來了?“
“因為通緝令。“母親看向鬼裴琛,“也因為...他。“
男人一直安靜地聽著這場俄語對話,雖然聽不懂內容,但緊張的神情顯示他完全理解其中的情緒。當兩人目光轉向他時,他下意識地坐直了身子。
“他和他父親不一樣。“母親用生硬的中文說,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救了你的命...兩次。“
文泗看向鬼裴琛——男人因失血而蒼白的臉,打著石膏的右臂,還有那雙永遠盛滿溫柔的眼睛。是的,他救了她的命,不止是身體上的,還有靈魂上的。是他讓她相信,這世界上還有人願意為她奮不顧身。
“姐姐...“鬼裴琛輕聲呼喚,像是怕驚擾了什麼,“你還好嗎?“
文泗突然崩潰了。十年的委屈、憤怒和思念如決堤的洪水,沖垮了她精心構築的防線。她跪倒在地,像個迷路的小孩子般嚎啕大哭。母親立刻衝過來抱住她,用俄語喃喃著安慰的話語,而鬼裴琛則艱難地從輪椅上滑下來,用左臂環住她們兩人。
陽光透過落地窗照在這個奇怪的擁抱上,像是上天按下快門,定格了這個遲到十年的重逢。
5.
黃昏的維多利亞港被夕陽染成金色。文泗站在酒店陽臺上,看著渡輪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劃出白色的痕跡。身後,母親和鬼裴琛正在用中英混雜的語言交流,時不時爆發出一陣笑聲。
這場景如此超現實——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缺席了十年,一個剛認識一個月,此刻卻像相識多年的老友。母親甚至教鬼裴琛用俄語說“我愛你“,少年蹩腳的發音逗得她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