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老亢頭用煙杆敲了敲桌腿,把煙杆裡的煙灰敲掉,這才慢悠悠地往煙鬥裡面添滿煙絲,口中道:
“怎麼樣,一人計短三人計長。我們晉商從來抱團,這天下也沒有我們抱團卻過不去的坎兒。我們,合計合計?”
諸人都點了點頭,然後各自在屋子裡找了一個順眼的所在,自己窩著琢磨去了。
曹仲建知道自己父親的習慣,出去了半晌,找了七套筆墨紙硯出來,晉商七家的代表,每人身邊一套筆墨,預備著各人要使喚。
曹仲建把筆墨拿到老亢頭面前的時候,老亢頭抬了抬眼皮子,掃了他一眼,眼底精光四射,卻是什麼都沒有說。不知道的人,都以為這個老頭兒看的是曹仲建,也只有曹仲建本人隱隱覺得,這位亢家的老家主看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後的範家人。
沒錯,就是範家。
說起來,範家在晉商群體之中,也是,清人從東瀛進口的銅礦,就是範家在打理。所以,範家雖然說是晉商之一,可是誰都知道,範家有一群的官老爺,甚至還有人做到戶部尚書。
這才是範家的厲害之處。別人家裡雖然也極力跟達官貴人攀關系的,但是卻沒有跟範家這樣,不但做了官兒,還爬得這麼高的。
當然,即便是這樣,晉商的老大還是曹家,所以,曹仲建也沒有覺得自己有這個必要效仿範家。甚至在曹家不少人的心中,商人就是商人,就應該跟官宦人家保持涇渭分明,不然,那是會出事的。
沒錯,曹仲建就是曹家擁有這樣的想法的人之一。所以,他不大看得上範家。
當然,他也有這樣的資本。
雖然曹家還遠遠沒有達到法了,那就是,天上有鳥飛過的地方,就有曹家的鋪子。雖然目前只是小範圍流傳,但是,這樣的說法,本身就足夠曹家自豪了。曹仲建甚至還覺得,如果自己有生之年能夠讓天下每一個百姓都知道這句話,那才不辜負他曹家兒郎的名聲!
可巧,這個時候,曹仲建正好把筆墨送到喬全美跟前,喬全美正想著心事呢,看他如此,便叫住了他:“曹二,你來得正好。我也不拿著捏著了。拋磚引玉,也請諸位相與幫忙指正。曹二,勞煩你幫我記一下。我的筆頭,不如你利索。”
喬全美的年紀也許比曹仲建大不了多少,但是,他是喬家的家主,自然就不同,就是曹仲建也不好直接拒絕,尤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曹仲建很幹脆地應了一聲,在中間的八仙桌旁坐下,磨起了墨。
等他拿起了筆,喬全美就道:
“第一,這唐人女皇不忌諱言商。但是她對商人管理十分嚴格。”
老亢頭道:“何以見得?”
常家家主常彪遲疑了一下,道:“老喬,應該不是嚴格,而是,唐人之中也應該有很多極厲害的商人。因此,唐人才會有那如許細致的律令。商稅、銀行管理條例,還有,奢侈品稅。”
最重要的是奢侈品稅。
換了大明,還有剛剛過去的前朝,哪位皇帝想過奢侈品稅?要知道,有了這個稅,就意味著那些貴人只能用更加高的價錢才能夠買到心愛之物!若是等閑哪個皇帝要收這個稅,那些貴人能不折騰?唯一的解釋就是鬧過,不止一次地鬧過,然後達成了一致。
所以,常家家主得出的結論那就是,不是唐人女皇不忌諱言商,而是唐人在商這條路上走的比他們還遠,所以唐人有關商的法令才會又多又細致。
雖然常家家主的思路比起喬家家主的思路有些跳,但是,他提示了在場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