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無論是哪一種社會結構,無論是怎樣的福利設施,最重要的是,國家的收入必須堅挺又穩定!
唐國跟法蘭西的不同就在哪裡呢?就在稅收。
唐國的女王跟路易十六一樣,一直都在補貼人民,問題是人家唐國女王補貼人民,用的是自己的錢,不但建立了新的工作崗位,還沒有帶來新的賦稅壓力。因此民眾十分安心,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工作,這些福利政策並不會加稅。因為王國的財政狀況十分健康。
可是路易十六呢?
誰都知道,路易十六的那些福利政策用的不是法蘭西國庫裡的錢,更準確的說,法蘭西從路易十四晚期的時候開始,就是空的,而路易十五沒有什麼才能,他的揮霍讓法蘭西的國庫更空了,欠的錢也更多了,等路易十六接手的時候,除了那個空虛的國庫之外,就只有一屁股的債!
法蘭西的問題,不在於那些福利設施,更在於沒有工業,也沒有新的工作崗位。人民沒有生計,也就沒有收入來源,還要負擔沉重的賦稅,這才是問題所在。
就是福利政策再好又有什麼用?人民還是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還要負擔沉重的賦稅,時不時地還要加稅,因此才怨聲載道。
而且路易十六借的那些錢能不還嗎?
也就是說,辯論會最後的討論結果之一,就是路易十六的福利政策根本就是馬屁拍在馬腿上,吃力不討好,若不是王權深入人心,作為法蘭西王國這匹駿馬的馬蹄子,怕是要撩起來,給路易十六的臉上來這麼一下了,現在沒有撩蹄子,也不過是因為民怨沒有到達頂點,一旦到了頂點,以歐羅巴人的尿性,也許會效仿英國人把查理一世送上斷頭臺一樣,把怒火傾瀉到路易十六的頭上。
不得不說,這最後一句,讓路易十六怕了。
要知道,查理一世是路易十六的直系祖先,而作為迄今為止即到1786年為止),查理一世始終都是唯一一個被砍頭的君主。而這個英國國王讓路易十六銘記在心的教訓就是:絕對不能跟人民對著幹。
沒錯,路易十六之所以這麼堅持拿出一個又一個花錢的福利政策,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討好人民。
所以他不會改變自己的做法。
問題是,路易十六不想改變,但是英國人卻想動一動他。
剛剛進入八十年代,英國本土的紡織業面對唐國紡織業産品的強大攻勢節節敗退,王國本土破産的工廠主比比皆是,連帶著新興的資産階級也跟著實力大損。英國上層其實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但是,因為十分確信打不過唐國,使得英國選擇了退讓。
或者說,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下了一個悲壯的決定,暫時犧牲紡織業,從而為大英帝國的崛起而做準備。也因此,英國國內眾多紡織工廠一再倒閉,工人不得不向煤礦流動,而英國甚至只能一度依靠出售羊毛、煤炭等原材料來獲取收入。
喬治三世帶領著他的家人縮衣節食,給了卡文迪許很多資助。而這位德文郡公爵的族人也不負所望,提出了從燃料的燃料中獲取動力並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與空氣混合的概念。
但是,這一理論被當時的英國皇家學會認為是偽科學。英國皇家學會認為,現在的英國人,應該學習唐國才能夠節約時間、縮短兩國的距離為由,給否定掉了。而卡文迪許雖然是一個出色的科學家,可是他本性羞澀,又自閉,根本就不會跟人爭論,這也使得本應該最早出現在英國的內燃機,竟然被唐國人先發明出來了。
唐人學者也許比卡文迪許要晚一點得出這個設想,但是在無人幹涉的情況下,女王的秘密學院下屬的學者發明瞭第一臺內燃機。當時這臺內燃機的功效才百分之四。但是,對於李嫣來說,內燃機可比蒸汽機要幹淨太多了!
更多的資助,更多的人才也加入了內燃機的研究,無數的設想被提出來,無數的理論或者被否決或者被證實。伴隨著內燃機的研究的深入,冶煉多出了一支獨立的分支,當時被叫做燃料學,緊接著,繼煤炭之後,石油和石油冶煉工業很快就進入了唐人的視線。
實驗不可能一帆風順,就是以唐人之修為,也有人因為汽油揮發遇到火星而被活活燒死!
這件事情,在唐人之中影響深遠,意義深重。很多人都表示不喜歡這些煉丹學的衍生,但是有人用一句“我們不研究,難道等別人研究出來,用來燒死我們嗎?”為由給賭了回去。最後,以李嫣下令,為這些因為實驗而送命的學者建專門的英烈祠而收尾。
這次的實驗意外,也開啟了世界科技以人命鋪路的篇章。
外人只看到了唐人的技術與科技日新月異,卻不知道,很多科技背後,真的是一條條人命。雖然實驗意外而喪生並不是必然現象,注意安全的確能夠避免,但是,不得不說,進行實驗,本身就是那命去賭,尤其是因為冶煉工業而衍生出來的好幾個學科,都是如此,這些學科,很多都是有毒的,即便是唐人先進的醫術,也對這些會腐蝕人的內髒的非天然毒物毫無辦法。
這些冶煉工業出來的毒物,很多是不可能擁有解藥的。它們給人類造成的傷害,也是無法逆轉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唐人把內燃機用在了火車上,明確地把火車的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時八十公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