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唯我煌煌大唐> 第215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5章 (1 / 3)

不管怎麼樣,這個時期的法蘭西的福利制度真的可以說,不弱於唐國,因為整個歐羅巴,就只有法蘭西的老人有國家提供的政府津貼,也就是有公立的養老金制度。可問題是,法蘭西的民怨也是最大的。

這真的很有趣,作為歐羅巴乃至是全世界福利制度最好的兩個國家,法蘭西的民怨最大,而隔壁同樣福利制度完備的唐國,卻沒有多少民怨。

嗯,也許有。

歐羅巴男人們總是不習慣跟女人一起工作,但是,在唐國,女人出任官職,男人在家裡帶孩子,好像這樣的家庭也不是極少數。不過,即便是這樣,鐵路工程的重體力勞動,還是以男人為主要勞動力。畢竟唐人的人口比起國內的人口總數還是相差很多。

但是,從民怨的角度上來說,唐國境內還真的是一片平和,男人們最多在酒館裡泡著的時候嘀咕兩句,還要被酒館的女招待甩臉子,回家之後還不是照樣被老婆唸叨嘴上抱怨著,可是心裡依舊是甜絲絲的多。

1786年來臨的時候,唐國在歐羅巴的國土——除了利穆贊大區——已經完成了鐵路網的鋪設,而美洲國土,也修建了幾條重要的鐵路。

沒有辦法,美洲的主要工程,還是運河工程。

雖然這個時候的鐵路時速才四十上下,但是已經能夠基本滿足境內人民的出行需要。不止如此,就連原普魯士境內的那些農民出售自家的甜菜、葡萄酒也用上了鐵路,不得不說,這方便了農民把自己的收成賣到王國全境,雖然說,單價也許並沒有增加很多,可是對於農民來說,能把收成賣出去,那就是好事情。

而這一現象造成的另外一個結果就是,普魯士,不,應該說,唐國的葡萄酒也進入了國際市場,那些荷蘭的商人、瑞典的商人、挪威的商人,甚至是俄羅斯的商人,一樣是葡萄酒中等級最低的佐餐酒,他們為什麼不購買近在眼前的唐國貨卻專門千裡迢迢地去購買又貴運輸又慢的法蘭西貨?

因為鐵路的便捷,使得除非是特別追求品質的高檔葡萄酒,否則,唐國境內的葡萄酒肯定是先被人買走。

問題是,歐羅巴就這麼一點人口,而人口決定了市場。歐羅巴的葡萄酒市場就這麼大,唐國的葡萄酒異軍突起,勢必就註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法蘭西的葡萄酒的滯銷。

換而言之,伴隨著唐國的鐵路網的完成,法蘭西葡萄酒在國際市場上的交易量迅速萎縮,而萎縮的結果就是,法蘭西的農民,怨聲載道。

沒錯,民怨不僅僅侷限於巴黎了,就連外省,也就是巴黎人口中的內地也出現了抱怨聲,而這種民怨伴隨著不見好轉的葡萄酒銷售量由葡萄酒種植區擴散到了整個法蘭西。

沒錯,葡萄酒賣不出去的不僅僅是盧瓦爾河谷,還包括了巴黎東北方的香檳區!

葡萄酒賣不出去,破産的葡萄農比比皆是,自然,伴隨著破産而來的饑餓,讓這些破産農民心中的怨恨更深,甚至變成了仇恨。

顯然,內克注意到了這一點,但是比他更早向路易十六國王反映的人,卻不是內克,而是法蘭西貴族們。

再一次,路易十六的禦前會議,再度爆發了激烈的爭吵。而路易十六的猶豫不決又再度誤了事。

與此同時,第三次懷孕的李嫣則帶著路易·菲利普並諸多臣下,來到太學,旁聽太學學生的激烈辯論,而辯論的題目,非常巧合地,跟路易十六那次禦前會議的內容一模一樣。

辯論的內容,就是法蘭西的葡萄酒貿易對法蘭西的政治和經濟的影響。

辯論的過程且不說,反正路易·菲利普和杜爾哥、路易斯·德賽、詹姆斯·白蘭度聽到一半的時候,臉就黑了。

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是法蘭西的騎士和貴族,從小接受的,就是法蘭西的那一套,在法蘭西,不會一手好劍術,不會撩姑娘,那就不是真正的法蘭西人。

但是,學問?科學?

這真的只是少部分的紳士的愛好。更別說,經濟學這種有的時候還必須必要的數學模型的學科了。

簡而言之,那就是,作為騎士兼貴族,路易斯·德賽和詹姆斯·白蘭度兩個剛開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次的辯論會的意義所在。

可是他們有聽沒有懂,杜爾哥卻聽懂了,他甚至聽出了法蘭西的危機。當時,杜爾哥就一身冷汗,神情也變得萬分嚴肅,手下記錄的羽毛筆也是越來越快。

後來杜爾哥總結了一下,寫了一份厚厚的手稿,經由德賽和白蘭度的密探專線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凡爾賽。路易十六把自己關在書房裡面整整三天之後,也寫了一大堆的筆記。

簡單的說呢,就是國家的人口與階級模型,到底是金字塔型好還是紡錘型來得更加穩固。其實李嫣一直採用的,是金字塔,而路易十六採取的辦法,卻是補貼民眾,消滅貧窮,也就是說,走紡錘形路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