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人理會朱舜水等人的離去,也沒有人在乎他們的離去,更不會在意他們心裡的情緒怎麼樣,大部分藩主的注意力,所有的話題,都集中了大明開出的那一個條件,放寬勘合貿易的限制。
不管是在豐臣秀吉時代,還是作為現在的既得利益者,如今幕府的各地藩主,都是親身經過,或是親眼見證過,與大明進行勘合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好處。
即便是什麼都不做,只是將勘合貿易的名額分配出去,賣給那些商人,一個個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周圍人爭執的越是激烈,說得越是激動,話語充滿煽動和蠱惑的味道,德川家康反而就愈發的冷靜,一點都不像他這個年齡應有的表現,那麼的沉著而冷靜。
年僅二十五歲,就有這樣的沉著和冷靜,也難怪德川家康,能夠獲得他祖父德川家康的看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長子身份,還有這份難得的心智。
這個時候,等到所有人都說完以後,消停了下來,意識到他的反常舉動,表現地過於平靜,德川家光的神色這才有一絲波瀾,並未理會其他人,而是轉頭看向了旁邊一側的跪坐一人,詢問道:“內藤忠重,對於明使所提出的條件,你怎麼看?幕府是否應該答應?”
內藤忠重,也是幕府的現任老中,僅就官職而言,在這幕府裡面,乃是僅次於德川家光的存在,負責統領全國的政務,身份與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因此,隨著德川家光的這句話,大廳裡變得更加安靜起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了起來,所有的目光,都齊刷刷的落在內藤忠重的身上。
然而,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之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內藤忠重卻是答非所問。
“大將軍,如今之時,日本看似穩定,實則卻是,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天主教的教徒越來越多,在日本幾乎是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的教堂多達二百多座,教眾不計其數,而又極為排斥其他宗教的存在。”
“自第一代大將軍以來,雖然適當性地採取了一些政策,遏制天主教的發展,但是,奈何日本的財政收入,為了鎮壓各地的民亂,極為依賴與南蠻的貿易。”
“直到這些年,天下還算太平,鮮有戰事發生,自然而然地,軍事開支也隨之大幅度削減,正好趁這個機會,削弱對南蠻貿易的依賴,而要想朝廷的財政收入不受太大的影響,就必須擴大和大明的貿易往來。”
......
漸漸地,內藤忠重的態度越來越明顯,不管是真得從日本的國情出發,還是對勘合貿易所帶來的的巨大利益吸引力而心動使然,兩側的藩主,都是聽得十分認真,頻頻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內心早就激動與澎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