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達人秀> 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一章 導火索 (1 / 2)

尤其是,隨著內藤忠重的態度逐漸明朗化以後,有幾個藩主的雙眼,更是精光閃閃,光芒閃動,眉宇間,那是抑制不住的興奮之意,就好像黎明前看到了曙光,終於找到了領頭人。

毫無疑問,在場之人,多是日本的藩主,更是幕府的高層官員,每個人的心裡都很清楚,別看如今的日本風平浪靜,但在這平靜的背後,卻是暗流湧動,基督教的威脅越來越明顯。

別得不說,單單是基督教的一條教規,實行一夫一妻制,已經嚴重侵害了大廳裡的絕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更是一種赤裸裸地挑釁,對於他們這些日本權貴。

畢竟,在他們的觀念裡,妻妾成群,才是人生樂事!該如何行事,除了幕府和天皇以往,誰也管不著,更遑論他們那些洋人傳教士,更加忍受不了他們在一旁指手畫腳?

這一刻,隨著內藤忠重的不斷講述,曉以種種利弊得失,分析日本的局勢,即便德川家光還未明確態度,但結果卻已經早就註定,每一個人都知道,要想剷除天主教,就必須開拓和大明的貿易。

而且,如此一來的話,還有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好處,撇開獲利不說,與大明的貿易往來,絕對沒有宗教信仰的輸出,更加的純粹,不像那些南蠻,也就是荷蘭人等那些洋人,兩國貿易往來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宗教信仰的輸入。

一開始的時候,這種宗教信仰輸入,或許還沒有什麼影響,但隨著基督教的信徒越來越多,涵蓋的區域越來越廣,有著顛覆日本政權的風險,這就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了。

畢竟,作為既得利益者,又是同為大和民族,幕府和天皇的利益,就是他們的利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他們還是知道的。

和大明的勘合貿易往來,即便有著宗教信仰的輸入,比如佛教等等,但那種瘋狂的宗教色彩也不會太過激烈,不會太過極端,對於日本的政權,幕府的地位,以及他們這些地方藩主,不僅沒有危害,反而還能不斷地穩固他們的地位。

同時,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的佛教,在日本傳播的那麼迅速,有著那麼高的認可,上到天皇的皇室、幕府的德川家族等權貴階層,下到平民百姓,那麼的追捧佛教。

原因很簡單,對於以天皇和幕府等為首的權貴而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存在,可以極大地教化子民,讓他們吃苦耐勞,甘於被奴役和剝削;而對日本的老百姓而言,佛教的往生與極樂的觀念,可以極大地安撫他們痛苦的心靈,可以得到某種滿足感和慰藉,就像是一種精神食糧和寄託。

濱田彌兵衛事件,只是江戶幕府時代的一個開端,不僅是因為日本在臺灣島上的利益,與荷蘭人相沖突使然,主要還在於,這是一個訊號,一種徵兆,幕府準備對洋人動手了。

確切的來講,是準備對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動手了。

人有逆鱗,國家亦是如此,也有禁忌之處,也就是俗稱的國無二主,即便是強勢無匹的幕府,德川家族的歷任家主,也要上尊天皇,而不敢自立為王,又怎麼可能讓基督教做大,讓所謂的教皇與天皇並立?

尤其是在豐臣秀吉還在世的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日本對待基督教的政策極為寬鬆,並未有太多的限制,豐臣秀吉更是劃出了那麼一塊地方,建造教堂。

然而,一切都發生的那麼突然,讓人始料未及,而又有跡可循,有著種種蛛絲馬跡般的徵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