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前後的這三件事情,看似毫不相關,但在周道登的心裡,卻總有著那麼一個感覺,覺得三者有著某種聯絡,只是他還沒有弄明白而已。
“好了,各位愛卿,都回去繼續辦事吧,朕也該處理政務了。”
崇禎坐直了身體,面露微笑,開始下達了逐客令,眾人也紛紛站起,向崇禎再施一禮,寒暄了一句話之後,相繼走出了文華殿,而周道登卻獨獨留了下來,整個人還是那種深思的表情,就好像沒有聽到崇禎的話語一般。
“周閣老,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情啊?”
崇禎朗聲喚醒了周道登,使得後者愣了一下,有一些錯愕,本能地環顧了一下四周,看到那些內閣同僚已經走光了,頓時有一些尷尬起來,但懷著心事之下,連忙有一些斷斷續續的回道:“沒沒,也沒有什麼事情。”
然而,嘴上雖然這樣說,但依舊站在那裡,根本就挪不開步,還有那滿臉的複雜之色,一副遲疑的模樣,不管是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周道登回答地是那麼的勉強,口是心非。
“說吧,周閣老,以咱們君臣現在的關係,有話儘管直言,無需這般藏著掖著的,顧忌什麼。”
有著兩年多的相處,尤其是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相比於其他絕大多數的人,周道登對崇禎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這種認識更加的正面,更加的積極。
因此,相比於其他人,他對崇禎的欽佩,乃是發自內心的那種,真正的折服!
雖然手段有一些欠妥,有失風度,缺少屬於帝王的那種光明磊落,有時候,更像是市井流氓,然而,那些種種的手段,卻有著特定的物件,皇上從未對老百姓使用過那些手段,近乎於綁架的勒索。
而且,在最近的一年,周道登對崇禎又有著另一個認識,這位年輕的帝王,不僅有著極其老練的識人眼光,還對忠臣和幹臣有著極大的忍耐限度。
這一刻,懷揣著這些情緒,再一想自己的疑惑,略微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了。
“皇上,您今天頻頻有著大動作,相繼提升欽天監和太醫院的規格,又要推動吏制改革,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附和朝廷目前的情況,但老臣總是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皇上您一定有著某種重大而深遠的打算。”
崇禎讀懂了周道登的意思,明白對方想問什麼,然而,崇禎接下來的話語卻是答非所問,頗有轉移話題、搪塞周道登的意思。
“周閣老,放眼於天下,縱觀大明各地,到處都瀰漫著一股腐朽的味道,為了考取功名,那麼多的讀書人廢寢忘食的鑽研八股文,學習儒家經典,這種情況可以持續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甚至於直至老死。”
“還有就是,自從漢武帝開始,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策,在這片華夏大地之上,儒家就開始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到了近代以來,更是達到了巔峰。”
“因此,不管是在大明的疆域之內,還是在周邊的藩屬國,幾乎形成了一種共識,除了儒家之外,其他學科都是旁門左道,不入流的存在。”
......
漸漸地,周道登眼中的迷惘之色越來越淡,直至最後消失,整個人流露出豁然開朗之態,心中更是一動,之前的種種謎團,也為之一一解開,瞬間想通了一切,三件事情的聯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