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常大笑一聲,也不推辭,乾脆的應下道:“既然軍師這麼說了,我也不謙讓了。不過,現在我們還有要事商議,這個命令的題寫,等之後再來,軍師以為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郭嘉狐疑的看向袁常,不過,袁常都答應了,他也就退一步。
袁常吃了個暗虧,自然心裡不平衡,此仇不報非君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袁常不認為自己是君子,因此,小人報仇一年都晚。想了想,袁常覺得好像很久沒找郭嘉他們鬥地主了,今天看來又有樂趣了,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奸笑。
郭嘉也看到袁常的奸笑,心中暗呼不好,不過,他也不怕,就看袁常出什麼招,他都接下了。
袁常想好報復的方法之後,看向蔡邕道:“蔡院長,小侄有一個要求,還望蔡院長能夠應允。”
“大人有何要求,老夫能做到的自是應允。”
如今是在議事,大家都以官職相稱,袁常自是稱呼蔡邕為院長。而袁常自謙稱呼為小侄,蔡邕也不會直稱賢侄,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明白這一點。
“蔡院長,小侄素來會記性不好,時常忘記一些東西。因此,想要找個人來幫我。昭姬姑娘博學多才,且記性驚人,小侄想請昭姬姑娘做我的秘書,還望蔡院長能夠答應。當然,昭姬姑娘的秘書職位,也是有官品,有俸祿,就按照從七品來算,蔡院長意下如何?”
歷史上蔡邕家中藏書萬卷,後來在戰火中被毀。而蔡琰,卻是憑藉記憶力記住了二、三千卷的內容,這個記憶力顯然是非常驚人的。因此,蔡琰做這個秘書是很適合的。
正所謂有事秘書幹,沒事幹秘書,袁常顯然用心險惡。
袁常穿越到這個時代,推進社會進步是一個目的,坐擁眾美也是一個目的。他跟蔡琰二人是郎有情、妾有意,將蔡琰放到身邊培養感情,自然不是什麼難事。而且,他對蔡琰的意圖,劉曦和甄姜都知道,他明白劉曦和甄姜心中會吃味,只能等稍後再安慰二女一番。再不濟學習劉大耳滴些眼淚,既然想要左擁右抱,總該付出一些的。
蔡邕思索了片刻,最後點頭道:“既然大人說了,那老夫自是無不應允。若是小女哪裡做了不好,大人儘管責罰便是!”
蔡邕是知道袁常的想法,想要提高女性地位。在封建的時代,這樣的想法無疑很瘋狂,但是,蔡邕雖是儒家弟子,卻並不迂腐,因此,反應不是很大,相反,蔡邕很想看看袁常能做到何種地步。因此,蔡邕認為袁常將蔡琰提到秘書職位,並且給予官職,是袁常的第一步。女官並不是沒有,在皇宮之中就有女官,且品級不低,三四品的女官都有。不過,女官只在皇宮之中存在,宮外卻從來沒有女官的說法。袁常若是將蔡琰任命為秘書,想來不會遭到太多人的反對。
當然,若是蔡邕知道袁常的心思,估計會直接用家中萬卷藏書把袁常給砸死,竟然想禍害他的女兒。不過,幸好蔡邕不知道,等蔡邕知道之後,估計袁常和蔡琰也都生米煮成熟飯了。
袁常在這裡和郭嘉他們議事之後,還要在府衙跟渤海郡的官員說一聲,在場的是袁常的心腹,渤海郡的屬官才是真正的執行者。至於他們是否會同意,袁常不在乎,反正現在渤海郡完全由他掌控,不同意的就一個字滾。有蔡邕在,袁常不怕渤海郡沒人可用。
“主公,如今渤海郡既然脫離了冀州的管轄,那麼,如何發展經濟,也是個問題。”
徵兵的問題解決了,經濟如何發展自然是個問題。郭嘉的才能多在軍略和計謀之上,內政顯然並不是很適合。所以,郭嘉只能提出問題,卻沒有解決的辦法。再加上袁常要降低渤海郡的賦稅,今後渤海郡的經濟將會更加嚴峻。
當然,經濟問題對於穿越而來的袁常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農業稅只是佔據小部分,如果將來發展到一定程度,農業稅甚至都可以免除,就如穿越前的那個時代一樣。不過,現在要免除農業稅顯然沒那麼簡單,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商業發展起來,這才是根本。
目前,袁常還是有資金髮展的,省己村那些村民前人劫掠來的金銀財寶無數,足夠用好長一段時間了。然而,如今渤海郡脫離冀州的管轄,每個專案都要用錢。渤海郡官員的俸祿,徵兵的糧餉,還有蔡邕建設學院的資金等等,反正缺錢的地方多。省己村的那些錢,如果真要使用起來,估計不用兩年就會花光了,所以,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