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弘光清點家產,發現祖上留下來的古董字畫都被父親倒賣一空,甚至還留下許多欠條。
池依依不忍兄長日日被債主騷擾,拿出母親留下的私房和自己接繡活攢下的銀兩,替家中還清了債務。
為了讓池弘光安心在書院求學,她沒日沒夜刺繡掙錢,由於繡技出眾,得到一位刺繡大師賞識,成了對方的關門弟子。
幾年後,池弘光靠她的資助完成學業,考中舉人。
而池依依師父所在的繡坊因主家遭了禍,不得已將繡坊賤賣,池依依與師父商量過後,一咬牙拿出全部積蓄,又向錢莊借了些利錢,盤下繡坊。
池依依為繡坊投注了全部心血,繡坊從一開始的門庭冷落到後來漸有進賬,又因師父的關係,為宮中教坊司特製了一批舞衣,使得舞姬們在宮宴上大放異彩,得到皇帝親口稱讚。
從此,晴江繡坊的名氣一炮打響,成了京中一塊金字招牌。
相比池依依的生意興隆,池弘光的科舉之路卻再無起色。
他考不中進士,又不甘只以舉人的身份謀個七八品的小官,便借池依依給的銀錢鋪路,入了三皇子府,成為眾多門客之一。
為了獲得三皇子青眼,池弘光拿錢開道,終於擠到三皇子面前。
池依依雖不大讚成兄長放棄科舉,但人各有志,她只求兄長得遂所願,總好過整日在家鬱鬱不樂。
去年師父年老歸鄉,池依依身邊除了池弘光再無別的親人,對於他的要求,她從無不應。
誰知她的一再包容讓他的野心不斷膨脹,甚至不惜拿她去討好三皇子,更使出如此下三濫的伎倆。
池依依開啟桌上的食盒,看到那碗清粥,眼底浮起一絲嘲諷。
她為何早間總愛喝粥,只因早年為了多接繡活,總是熬更熬夜地刺繡,到了早上無甚胃口,只能吃得下一點白粥。
池弘光不喜喝粥,無論早晚總要喝一碗滋補的湯水,以前家中拮据,喝的是魚湯,後來池依依靠繡坊有了充足進項,池弘光便讓廚房可勁地燉各種補品。
不是給池依依,而是給他自己。
池依依雖不是那種明明有條件還苛待自己的人,但她這些年為了繡坊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於吃食上並不講究。
總歸家裡有那麼多鹿茸人參、幹鮑燕窩,誰愛吃誰自己拿,她犯不著為這個和兄長置氣。
池弘光起初還假惺惺試探她的反應,見她渾不在意,更是變本加厲,還總笑她腸胃嬌氣,受不住好東西。
如今想來,家中庫房還存了好些補品和珍貴藥材,等她這趟下山,把它們通通處理乾淨。
哪怕一把火燒了,也不給池弘光留半分。
池弘光見池依依望著食盒遲遲不語,笑道:“依依,阿兄知道你愛喝粥,這是專門為你備的,你快趁熱喝,暖暖腸胃。”